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汉史
hàn shǐ

【拼音】:hàn shǐ

【注音】:ㄏㄢˋㄕˇ

【结构】:汉(左右结构)史(独体结构)

【繁体】:漢史

字义分解
汉史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汉史[hànshǐ]⒈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引证解释
⒈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引《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唐卢纶《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汲书荀勗定,汉史蔡邕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网络解释
汉史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综合释义
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唐卢纶《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汲书荀勗定,汉史蔡邕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史:介绍汉王朝的历史,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所建,汉朝又分为西汉、东汉,合称两汉,中间有王莽新朝(8年--23年)。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唐卢纶《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汲书荀勗定,汉史蔡邕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ˋㄕㄧˇ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关于汉朝历史的书籍有:《汉书》《后汉书》《续后汉书》等。
汉语大词典
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唐卢纶《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其他释义
1.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汉史造句
1.史官是一个官职,按照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讲法,古时候天子左边一个史官记言,右边一个史官记事。
2.其女蔡琰,才貌双绝,精通乐曲,因与其父修撰汉史而名传后世,只是命途坎坷,出嫁不久夫亡,正值匈奴作乱,被匈奴虏去塞外十多年,命运之坎坷,令无数人嗟叹。
3.蔡学士乃旷世逸才,且饶了他罢!使其著成汉史,亦为妙事。
4.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5.从四书五经到汉史三国经赋,无不是令他迷失自我,神人入胜,常常留恋于神州的大江南北,郦道远的山水清凌,崖川险山恶水,常常幻想自己身临其境,身同感受神州美韵。
6.王莽原本就善于在头发上做文章,大爷王凤病重时,王莽“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汉史》)。
7.直到东汉,史官与星历官始终是合一的.
8.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
9.“江南”循吏的政治文化表现,更是东汉史的亮点。
10.1931年,北京大学聘他在历史系任教,讲授中国上古史和秦汉史,这是他在大学讲授历史课程之开始。
汉史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