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露出水面的岩石。海鳅的俗称。浮礁[fújiāo]⒈露出水面的岩石。⒉海鳅的俗称。
引证解释
⒈露出水面的岩石。引许地山《萤灯》:“那里头有一个浮礁,可容四、五人。”⒉海鳅的俗称。参见“海鰍”。引《宁波府志·盐政·物产》:“海鰍大者长数十丈,海中浮载,如一二里山,俗呼为浮礁,舟行避之。”
网络解释
浮礁浮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jiāo,是指1.露出水面的岩石。2.海鳅的俗称。。
综合释义
露出水面的岩石。许地山《萤灯》:“那里头有一个浮礁,可容四、五人。”海鳅的俗称。《宁波府志·盐政·物产》:“海鰍大者长数十丈,海中浮载,如一二里山,俗呼为浮礁,舟行避之。”参见“海鰍”。浮礁[fújiāo]
汉语大词典
(1).露出水面的岩石。许地山《萤灯》:“那里头有一个浮礁,可容四、五人。”(2).海鳅的俗称。《宁波府志·盐政·物产》:“海鳅大者长数十丈,海中浮载,如一二里山,俗呼为浮礁,舟行避之。”参见“海鳅”。
其他释义
1.露出水面的岩石。2.海鳅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