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内典
nèi diǎn

【拼音】:nèi diǎn

【注音】:ㄋㄟˋㄉ一ㄢˇ

【结构】:内(独体结构)典(上下结构)

【简体】:内典

【繁体】:內典

字义分解
内典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内典[nèidiǎn]⒈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
引证解释
⒈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谓儒书为外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太史》:“为人篤嗜内典,一意台宗,虽早登禁林,常有出世之想。”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精通内典,然未尝见其登坛説法。”
网络解释
内典内典:指释迦世尊49年所说的一切法,也包括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因为佛法是心性内求的一门学问,所以称为内学。
综合释义
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谓儒书为外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太史》:“为人篤嗜内典,一意台宗,虽早登禁林,常有出世之想。”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精通内典,然未尝见其登坛説法。”内典[nèidiǎn]佛经。《南史.卷三零.何尚之传》:「入锺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乐天一生精究内典,勤修上乘之业。」
汉语大词典
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谓儒书为外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太史》:“为人笃嗜内典,一意台宗,虽早登禁林,常有出世之想。”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精通内典,然未尝见其登坛说法。”
国语辞典
佛经。内典[nèidiǎn]⒈佛经。引《南史·卷三〇·何尚之传》:「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乐天一生精究内典,勤修上乘之业。」
辞典修订版
佛经。《南史.卷三零.何尚之传》:「入锺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乐天一生精究内典,勤修上乘之业。」
其他释义
1.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
内典造句
1.董燿字小农,号枯匏,其人博览群籍,旁及内典,工端楷,代表性作品之一,是在贝多叶上写经十余种,细如蝇头,极为精致。
2.师事沛国刘瓛,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 
3.缘,尽管是由佛家内典揭示出来的,它把每一个人都领会到、感觉到而又表达不出的那种认识上的东西把握住了。
4.在简要阐述国内典型高陡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涡轮钻具的结构、能量转换方式以及特点。
5.北京复八线地铁车辆是国内典型的几种B型地铁车辆之一,迄今它已在线路上服役满十年,到了该大修的期限。
6.喜看的是诸经内典,一览辄能解会。
7.检讨的目的是要找出香港企业管治制度中缺漏和不足之处,并建议改善方法,务使香港的企业管治制度成为亚洲区内典范。
8.须弥山,欲界所依之地,具内典所载,以须弥山居海中,出入水面各八万四千由旬(每由旬约四十里)。
9.我是一代医仙,黄帝内典,黄帝外典,伏羲九针,我还是堂堂死神的传承者,怎么?你有意见?那好,你tm给我憋着,我!张扬!诠释一代药医仙!
10.师事沛国刘瓛,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118184/)
内典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