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丈尺
zhàng chǐ

【拼音】:zhàng chǐ

【注音】:ㄓㄤˋㄔˇ

【结构】:丈(独体结构)尺(独体结构)

【简体】:丈尺

【繁体】:丈尺

字义分解
丈尺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喻深浅。比喻局促的境地。丈尺[zhàngchǐ]⒈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⒉喻深浅。⒊比喻局促的境地。
引证解释
⒈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引《淮南子·泰族训》:“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⒉喻深浅。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巖石松树,鬱鬱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⒊比喻侷促的境地。引《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朱熹集注:“丈尺,言行於丈尺之下也。”
网络解释
丈尺丈尺是汉语词汇,拼音zhàngchǐ,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综合释义
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淮南子·泰族训》:“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喻深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巖石松树,鬱鬱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比喻侷促的境地。《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朱熹集注:“丈尺,言行於丈尺之下也。”丈尺[长度之单位。#####《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注:「丈尺曰度,斗斛曰量。」;《礼记·明堂位》:「颁度量。」注:「度谓丈尺高卑广狭也。」;《史记·商君传》:「平斗桷权衡丈尺。」@@@@@丈量物之长也。《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长度之单位。《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注:「丈尺曰度,斗斛曰量。」;《礼记·明堂位》:「颁度量。」注:「度谓丈尺高卑广狭也。」;《史记·商君传》:「平斗桷权衡丈尺。」@@@@@丈量物之长也。《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
网友释义
丈尺是汉语词汇,拼音zhàngchǐ,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汉语大词典
(1).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淮南子·泰族训》:“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于铨衡,布帛已历于丈尺。徐说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2).喻深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3).比喻局促的境地。《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担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朱熹集注:“丈尺,言行于丈尺之下也。”
其他解释
1.长度之单位。《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注:「丈尺曰度,斗斛曰量。」;《礼记·明堂位》:「颁度量。」注:「度谓丈尺高卑广狭也。」;《史记·商君传》:「平斗桷权衡丈尺。」
其他释义
1.谓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2.喻深浅。3.比喻局促的境地。
丈尺造句
1.看出叶逸云执意要杀自己,吕苍云一横心,立即祭出了一把银白色,上品法器等级的丈尺,强行突围离开。
丈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