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仇怨
chóu yuàn

【拼音】:chóu yuàn

【注音】:ㄔㄡˊㄩㄢˋ

【词性】:名词。

【结构】:仇(左右结构)怨(上下结构)

【简体】:仇怨

【繁体】:仇怨

字义分解
仇怨的解释
词语解释
仇怨chóuyuàn(1)仇视憎恨英hatred仇怨[chóuyuàn]⒈仇视憎恨。英hatred;
基础解释
(名)仇恨;怨恨:~极深。[近]仇恨。
引证解释
⒈仇恨;怨恨。引《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明史·高杰传》:“杰伏兵要击黄得功於土桥,得功几不免,两镇遂相仇怨。”⒉仇人;仇家。引《汉书·英布传》:“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唐韩愈《顺宗实录》五:“叔文不之信,遂成仇怨。”
网络解释
仇怨仇怨,指仇视憎恨。
综合释义
仇恨;怨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明史·高杰传》:“杰伏兵要击黄得功於土桥,得功几不免,两镇遂相仇怨。”仇人;仇家。《汉书·英布传》:“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唐韩愈《顺宗实录》五:“叔文不之信,遂成仇怨。”
网友释义
仇怨,指仇视憎恨。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拼音:chóuyuàn
汉语大词典
(1).仇恨;怨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明史·高杰传》:“杰伏兵要击黄得功于土桥,得功几不免,两镇遂相仇怨。”(2).仇人;仇家。《汉书·英布传》:“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唐韩愈《顺宗实录》五:“叔文不之信,遂成仇怨。”
国语辞典
仇恨、怨恨。仇怨[chóuyuàn]⒈仇恨、怨恨。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明史·卷二七三·高杰传》:「杰伏兵要击黄得功于土桥,得功几不免,两镇遂相仇怨。」反恩惠英语hatredanddesireforrevenge
其他解释
怨恨也。《史记·秦始皇纪》:「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史记·留侯世家》:「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汉书·朱博传》:「欲报仇怨者解剑以带之。」;《汉书·英布传》:「恐仇怨妄之诬之。」;《后汉书·桓谭传》:「如此则仇怨自解,盗贼息矣。」
其他释义
仇恨怨愤:虚伪做作往往是人们所仇怨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仇怨造句
1.当回忆像生命一样漫长,那些过往的狼狈与辉煌、仇怨或缠绵,人已经忘却,唯有神依然念念不忘。一度君华。
2.只是因为在一次聚会当中,徐易看上了苏文的一名侍婢,非要让苏文卖给他当欢奴,供他玩乐,苏文不依之下两人便结下了仇怨
3.感恩之人亮若璀璨星光,仇怨之人,暗若惨淡愁云。
4.哎呀,实在对不住啊唐掌柜,我与贵店并没有仇怨,也不是来砸场子的,真的只是一时玩闹之心作祟,没想到给贵店造成了困扰,真是罪莫大焉……
5.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写前世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哪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哪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是一场情理之中的意外。
6.长岛对由情欲引起的犯罪已形成了本地独有的、表面壮烈实则鄙俗的处理手法,用谋杀代替离婚来解决争风吃醋方面的仇怨这一行径便是其中一例。
7.表面壮烈实则鄙俗的处理手法,用谋杀代替离婚来解决争风吃醋方面的仇怨这一行径便是其中一例。
8.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
9.幸福人生,请你贯彻!与世无争,心平气和;扬人之长,避言其错;不结仇怨,忘记凶恶;兴趣多样,自得其乐;远离愁烦,心情美丽。祝你健康,笑容朵朵!
10.时间能消除一切仇怨。在时间面前,世间的一切仇恨都显得微不足道和软弱无力。
仇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