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破体书
pò tǐ shū

【拼音】:pò tǐ shū

【注音】:ㄆㄛˋㄊ一ˇㄕㄨ

【结构】:破(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破体书

【繁体】:破體書

字义分解
破体书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书法结构的变体。破体书[pòtǐshū]⒈指书法结构的变体。
引证解释
⒈指书法结构的变体。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亦省作“破体”。《法书要录·徐浩论书》:“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唐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每曰:学书当先务真楷,端正匀停,而后饶得破体,破体而后饶得颠草。”清钱谦益《华山庙碑歌》:“儛书不顾经若典,破体岂论隶与蝌。”
网络解释
破体书“破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徐浩的《论书》中。其中说到王献之的“破体书”,这种书法是指独创的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多体兼容式的“行草书”和“一笔书”。
综合释义
指书法结构的变体。唐张怀瓘《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亦省作“破体”。《法书要录·徐浩论书》:“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唐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每曰:学书当先务真楷,端正匀停,而后饶得破体,破体而后饶得颠草。”清钱谦益《华山庙碑歌》:“儛书不顾经若典,破体岂论隶与蝌。”行书的变体。《俗语考原.破体书引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通称不合正体的俗字。也作「破体字」。
汉语大词典
指书法结构的变体。唐张怀瓘《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亦省作“破体”。《法书要录·徐浩论书》:“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唐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每曰:学书当先务真楷,端正匀停,而后饶得破体,破体而后饶得颠草。”清钱谦益《华山庙碑歌》:“舞书不顾经若典,破体岂论隶与蝌。”
国语辞典
行书的变体。破体书[pòtǐshū]⒈行书的变体。引《俗语考原·破体书引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⒉通称不合正体的俗字。也作「破体字」。
辞典修订版
行书的变体。《俗语考原.破体书引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通称不合正体的俗字。也作「破体字」。
其他释义
1.指书法结构的变体。
破体书造句
1.本文参考文献:中国古典山水画美学侧记,2、三谈破体书法,3、中国书画。
破体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