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俗家
sú jiā

【拼音】:sú jiā

【注音】:ㄙㄨˊㄐ一ㄚ

【结构】:俗(左右结构)家(上下结构)

【简体】:俗家

【繁体】:俗家

字义分解
俗家的解释
词语解释
俗家sújiā(1)出家人出家前的家例上都青龙寺僧契宗,俗家在樊川。——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英thehomeofBaddhistandTaoistmonksornuns'parents(2)僧道称没有出家的人例俗家打扮英layman
基础解释
[thehomeofBaddhistandTaoistmonksornuns/'parents]∶出家人出家前的家上都青龙寺僧契宗,俗家在樊川。——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僧道称没有出家的人俗家打扮
引证解释
⒈僧道出家前的家庭。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太和七年,上都青龙寺僧契宗,俗家在樊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和尚道:‘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俗家探亲,却要回去。’”⒉指僧道出家前在家里。引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原籍何处俗家甚名?”⒊世俗人家。引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书》:“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於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於俗家收藏。”⒋指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而言。引《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空照道:‘相公休得取笑!出家胜俗家数倍哩。’”明破悭道人《一文钱》第三折:“师父,你説的都是出家人的话,我俗家与你不同。”
网络解释
俗家词目:俗家
综合释义
僧道出家前的家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太和七年,上都青龙寺僧契宗,俗家在樊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和尚道:‘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俗家探亲,却要回去。’”指僧道出家前在家里。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原籍何处俗家甚名?”世俗人家。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书》:“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於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於俗家收藏。”指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而言。《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空照道:‘相公休得取笑!出家胜俗家数倍哩。’”明破悭道人《一文钱》第三折:“师父,你説的都是出家人的话,我俗家与你不同。”俗家[sújiā]常人。相对于僧道而言。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意只如此。」僧道等出家人称本生父母的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 俗家探亲,却要回去。」
网友释义
词目:俗家拼音:sújīa注音:ㄙㄨˊㄐㄧㄚ
汉语大词典
(1).僧道出家前的家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太和七年,上都青龙寺僧契宗,俗家在樊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和尚道:‘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俗家探亲,却要回去。’”(2).指僧道出家前在家里。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原籍何处俗家甚名?”(3).世俗人家。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书》:“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4).指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而言。《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空照道:‘相公休得取笑!出家胜俗家数倍哩。’”明破悭道人《一文钱》第三折:“师父,你说的都是出家人的话,我俗家与你不同。”
国语辞典
常人。相对于僧道而言。
辞典修订版
常人。相对于僧道而言。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意只如此。」僧道等出家人称本生父母的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 俗家探亲,却要回去。」
其他解释
1.凡庸之人也,与僧侣相对。
其他释义
①僧道出家前的家庭: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俗家探亲。②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而言:你说的都是出家人的话,我俗家与你不同。
俗家造句
1.他是少林俗家弟子,百年不遇的奇才,十八岁就将少林七十二绝技研习精晓了半数,劫富济贫,疾恶如仇,美名早已流传不绝。
2.大人,草民自幼孤寒,幸得少年时遇见明州四明山雪窦寺契此大师,收我为俗家入室弟子,教授我一身好武艺。
3.形状异常,幼颖异拔,俗家巨富,不以经意,长则仁慈好善,见老弱穷困者,恻然衰之,形于颜色,周急施惠。
4.对此,一群忠诚奉献、心地善良的日本禅师,为了捍卫其自身的专业人士地位,总是指出世俗平民不可能体会教义的精髓部分,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习。其实不然,俗家弟子能够诚心专注其佛教修为活动,就如同任何工人、工匠或艺术家能专心致志于他们的工作一样。
5.家父乃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我这就回反家中,将此事告知家父,让他召集人手,弛缓武当。
6.这玄装法师俗家姓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7.在家出家,僧道俗家,有什么不同?世人所谓‘休妻绝粮,服气餐霞’就想结成金丹,无疑是水中捞月,痴心妄想,我向来不以为然。
8.吴川三十上下,没穿佛袍是俗家弟子,一身蓝衣,黑发,面容棱角分明,衣发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风飘拂,直似放荡不羁的公子。
9.李大明彻底地傻了,恨不得用猴皮筋儿弹自家玻璃,接着,又想出一招,说自己以前在武当山卖过纪念品,是他的一位俗家弟子。
10.它的教义通过道士和俗家弟子代代流传了下来。
俗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