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规瑱
guī tiàn

【拼音】:guī tiàn

【注音】:ㄍㄨㄟㄊ一ㄢˋ

【结构】:规(左右结构)瑱(左右结构)

【繁体】:規瑱

字义分解
规瑱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谏,﹞王病之,曰:'子复语,不谷虽不能用,吾憗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谏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基础解释
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谏,﹞王病之,曰:/'子复语,不谷虽不能用,吾憗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谏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引证解释
⒈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引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明杨慎《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虽所厚善以及贵势,有过必规瑱之。”
网络解释
规瑱规瑱拼音guītiàn,记载于《国语·楚语上》。
综合释义
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明杨慎《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虽所厚善以及贵势,有过必规瑱之。”规瑱[guītiàn]
汉语大词典
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谏,﹞王病之,曰:‘子复语,不谷虽不能用,吾慭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谏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明杨慎《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虽所厚善以及贵势,有过必规瑱之。”
其他释义
1.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谏,﹞王病之,曰:'子复语,不谷虽不能用,吾憗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谏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规瑱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