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亦作'湻德'。2.淳厚的德行。
基础解释
亦作/'湻德/'。淳厚的德行。
引证解释
⒈亦作“湻德”。淳厚的德行。引《史记·秦本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奉湻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南史·何点传》:“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
网络解释
淳德淳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úndé,意思是淳厚的德行。
综合释义
亦作“湻德”。淳厚的德行。《史记·秦本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奉湻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南史·何点传》:“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淳德[chúndé]
网友释义
chúndéㄔㄨㄣˊㄉㄜˊ淳德亦作“湻德”。淳厚的德行。《史记·秦本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奉湻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南史·何点传》:“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
汉语大词典
亦作“淳德”。淳厚的德行。《史记·秦本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奉淳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南史·何点传》:“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