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仲舒
zhòng shū

【拼音】:zhòng shū

【结构】:仲(左右结构)舒(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仲舒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仲舒[zhòngshū]⒈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引证解释
⒈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引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孟公,无置酒之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仲舒专儒,子长纯史。”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旧题明王世贞《鸣凤记·秋夜女工》:“不用仲舒谋,权回范蠡舟,旧江山都是新愁。”
汉语大词典
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孟公,无置酒之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仲舒专儒,子长纯史。”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旧题明王世贞《鸣凤记·秋夜女工》:“不用仲舒谋,权回范蠡舟,旧江山都是新愁。”
其他释义
1.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仲舒造句
1.清代扬州府县衙前的牌坊上有“邑肇荆王”、“绩传董相”的榜额,这话虽不确切,汪中曾经批评过,却也说明是以董仲舒自励的。
2.大家熟悉的董仲舒是历史上的大儒,在一次汉武帝举行的“策问”中,他的“天人三策”应对如响,自此迎来了“经、政合璧”的蜜月时光。
3.董仲舒大力推阐《公羊传》“微言大义”。
4.时势造英雄,先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圣策。
5.虽有汉董仲舒罢黜百家,但巫医鬼事,《史记》中连篇累牍,俯拾即是。
6.后汉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经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因为这里不仅没有董仲舒的对策,“绌”在字面上也不是“罢黜”,而是“贬退”的意思。
8.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
9.历代的圣贤们,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再到孔子、董仲舒、朱熹,最后是康有为,他们对这条道路的开拓和探寻,就构成了“道统”。
10.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
仲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