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母后
mǔ hòu

【拼音】:mǔ hòu

【注音】:ㄇㄨˇㄏㄡˋ

【结构】:母(独体结构)后(半包围结构)

【简体】:母后

【繁体】:母后

字义分解
母后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帝王之母。2.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母后[mǔhòu]⒈帝王之母。⒉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
引证解释
⒈帝王之母。引《汉书·诸侯王表序》:“﹝王莽﹞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晋葛洪《抱朴子·吴失》:“秉维之佐,牧民之吏,非母后之亲,则阿諂之人也。”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十回:“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兼祧母后为皇太后,已有明喻颁发。”⒉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餘内官十有四等。引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网络解释
母后《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后曰皇后,期于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综合释义
帝王之母。《汉书·诸侯王表序》:“﹝王莽﹞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晋葛洪《抱朴子·吴失》:“秉维之佐,牧民之吏,非母后之亲,则阿諂之人也。”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十回:“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兼祧母后为皇太后,已有明喻颁发。”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餘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汉语大词典
(1).帝王之母。《汉书·诸侯王表序》:“﹝王莽﹞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颛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晋葛洪《抱朴子·吴失》:“秉维之佐,牧民之吏,非母后之亲,则阿谄之人也。”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十回:“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兼祧母后为皇太后,已有明喻颁发。”(2).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馀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国语辞典
古代皇帝对母亲的称呼。母后[mǔhòu]⒈古代皇帝对母亲的称呼。引《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辞典修订版
古代皇帝对母亲的称呼。《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辞典简编版
古代皇帝对母亲的称呼。 【造句】清代同治皇帝年幼即位,由其母后慈禧垂帘听政。
其他释义
1.帝王之母。2.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
母后造句
1.汉武帝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后,立即将其母亲,也是自己最宠爱的妃子钩戈夫人赐死,以免将来母后和外戚干政。
2.第二日,奶娘抱着宁阳去给元皇后请安的时候,特意让她喊了声母后
3.一路鞍马劳顿,文龙颇感不支,请母后原谅…… 
4.岳母后来又患上糖尿病,王明思就在自己身上试针找感觉,然后手把手教老人自己注射胰岛素。
5.刚登位的托勒密四世马上便谋杀了他的母后贝勒尼基二世。
6.我回来,是为父王奔丧,还是为母后贺喜?
7.陛下,这只是我平时梳妆用的镜子而已,是我的母后给我带来的宝物,赵大人没见过,未免太大惊小怪了,不错,果然光可鉴人,看得清清楚楚赵高:我怎么可能没见过,这手机我有五台呀。
8.学完了二十六个字母后,立刻开始学音标。
9.当他走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皇后的銮驾,自然又要上前行礼,随母后一并进去。
10.母后武则天视太平如掌上明珠,对这个她唯一存活的女儿,她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补偿心理。
母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