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符节
fú jié

【拼音】:fú jié

【注音】:ㄈㄨˊㄐ一ㄝˊ

【结构】:符(上下结构)节(上下结构)

【简体】:符节

【繁体】:符節

字义分解
符节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代符信之一种。2.发兵符和使者所持节的统称。3.单指使者所持之节。4.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符节[fújié]⒈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引证解释
⒈古代符信之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为两半,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引《管子·君臣上》:“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尹知章注:“符节印璽所以示其信也。”《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⒉发兵符和使者所持节的统称。引《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係颈以组,封皇帝璽符节,降軹道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符,发兵符也;节,使者所拥也。”⒊单指使者所持之节。引《史记·乐毅列传》:“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於赵。”⒋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引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凡今庙堂进拟符节次,得不鉴公孺之论而益精其选!”清刘大櫆《送张福清序》:“舟车之险,悬崖断堑,石芒林立,侧足仅可投步,水濆漩倾侧,船行乱石间,以故符节不通,人跡罕至。”
网络解释
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凭证)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综合释义
古代符信之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为两半,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管子·君臣上》:“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尹知章注:“符节印璽所以示其信也。”《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发兵符和使者所持节的统称。《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係颈以组,封皇帝璽符节,降軹道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符,发兵符也;节,使者所拥也。”单指使者所持之节。《史记·乐毅列传》:“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於赵。”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凡今庙堂进拟符节次,得不鉴公孺之论而益精其选!”清刘大櫆《送张福清序》:“舟车之险,悬崖断堑,石芒林立,侧足仅可投步,水濆漩倾侧,船行乱石间,以故符节不通,人跡罕至。”
汉语大词典
(1).古代符信之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为两半,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管子·君臣上》:“则又有符节印玺典法筴籍以相揆也。”尹知章注:“符节印玺所以示其信也。”《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2).发兵符和使者所持节的统称。《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符,发兵符也;节,使者所拥也。”(3).单指使者所持之节。《史记·乐毅列传》:“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4).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凡今庙堂进拟符节次,得不鉴公孺之论而益精其选!”清刘大櫆《送张福清序》:“舟车之险,悬崖断堑,石芒林立,侧足仅可投步,水濆漩倾侧,船行乱石间,以故符节不通,人迹罕至。”
国语辞典
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证。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各取其一,使用时相合以为凭。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证。符节[fújié]⒈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证。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各取其一,使用时相合以为凭。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证。引《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唐·元结〈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⒉形容相符合、吻合。引《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辞典修订版
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证。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各取其一,使用时相合以为凭。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证。《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唐.元结〈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形容相符合、吻合。《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其他释义
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符节造句
1.授予符节和黄钺,作为加重将帅权力的标志。
2.我将替基督耶稣稍微增加一点润饰,因为他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跟我对于巴洛克风格的评述若合符节
3.其言行与帝国主义行为适相表里,与二战后日本美化侵略逃避战争责任之遁词亦若合符节
4.蒙面人揣度上官剑南出手,若合符节,知他心高气傲,不会一出手就是乾坤八式,定是百变无影神拳拳法。
5.那人料算蒙面人,若合符节,无不如意,其才智实是胜人一筹。
6.况八阵之法,久失其传,圣制一新,稽之前闻,若合符节
7.小快板的第三乐章用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节奏,表现出一种活跃奔放的精神境界。
8.捧着太后亲赐符节,窦武以大将军身份领着夏门亭外百官,趋前跪拜道,此时已没有一个人敢小看年少的天子。
9.在古代,符节是调兵遣将的凭证。
10.武阳、南安、牛脾、资中、汉安、江阳、符节、南广、?道。
符节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