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亦作'口勑'。亦作'口勅'。2.口宣诏敕。3.帝王口头的诏令。
基础解释
亦作/'口勑/'。亦作/'口勅/'。口宣诏敕。3.帝王口头的诏令。
引证解释
⒈亦作“口勅”。⒉口宣诏敕。引《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去后,上復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李绰《尚书故实》:“﹝河东公﹞镇并州,上问有何事第言之。奏曰:‘臣有弟嘉祐远牧方州,手足支离,常繫念虑。’上因口勑张嘉祐可忻州刺史。”⒊帝王口头的诏令。引《北史·王劭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録口敕。”唐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楼上时传口勅,特令放罪。”
网络解释
口敕亦作“口勅”。1.口宣诏敕。《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去后,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
综合释义
亦作“口勅”。口宣诏敕。《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去后,上復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李绰《尚书故实》:“﹝河东公﹞镇并州,上问有何事第言之。奏曰:‘臣有弟嘉祐远牧方州,手足支离,常繫念虑。’上因口勑张嘉祐可忻州刺史。”帝王口头的诏令。《北史·王劭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録口敕。”唐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楼上时传口勅,特令放罪。”天子口授诏令。《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网友释义
中国福建省伟志兴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竞技体育装备生产企业,产品涵盖拳击、武术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摔跤、柔道、泰拳、自由搏击、柔术、桑搏、合气道、相扑、军警训练等各种比赛训练器材。旗下拥有“WESING”(九日山)品牌,系国际拳联(AIBA)、国际武联(IWUF)、世界空手道协会(WKF)、世界自由搏击协会(WAKO)等国际单项协会供应商。
汉语大词典
亦作“口敕”。(1).口宣诏敕。《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去后,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李绰《尚书故实》:“﹝河东公﹞镇并州,上问有何事第言之。奏曰:‘臣有弟嘉祐远牧方州,手足支离,常系念虑。’上因口敕张嘉祐可忻州刺史。”(2).帝王口头的诏令。《北史·王劭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唐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楼上时传口敕,特令放罪。”
国语辞典
天子口授诏令。
辞典修订版
天子口授诏令。《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