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酌处
zhuó chǔ

【拼音】:zhuó chǔ

【注音】:ㄓㄨㄛˊㄔㄨˇ

【结构】:酌(左右结构)处(半包围结构)

【繁体】:酌處

字义分解
酌处的解释
词语解释
酌情处理。酌处[zhuóchǔ]⒈酌情处理。
引证解释
⒈酌情处理。引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著原中等酌处清还。”
网络解释
酌处酌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óchǔ,是指酌情处理。
综合释义
酌情处理。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著原中等酌处清还。”
网友释义
【词目】酌处【拼音】zhuóchǔ【注音】ㄓㄨㄛˊㄔㄨˇ【释义】酌情处理。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明熹宗实录》卷四十二:“兵部尚书赵彦言:‘看得毛云龙结党造谤,构衅生戎,不若令云龙还都门听本部讯,其颠末再为酌处中节,等令登抚(袁可立)拏送来京质审发落’。从之。”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著原中等酌处清换“
汉语大词典
酌情处理。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著原中等酌处清还。”
其他释义
1.酌情处理。
酌处造句
1.英国法律是非常复杂的,而且以错综复杂的惯例和法官的酌处权为基础,而这些不能够被简单地查出和应用。
2.时机成熟理论为解决这些相互对抗的关注问题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框架,虽然法院适用此理论是可以高度自由酌处的。
3.在一些离婚法规被高度成文化的相似的国家,这一规定发挥的作用很好,在那里判例并不重要而且法官的酌处权也有限。
4.当然,进行执法和审判的某些准则是必须要遵奉的,但是那必须是允许有一定的酌处权以保证公正实施得不愚蠢,尽管公正的原则是不分你我的。
5.将负责与有限酌处权分立的项目。
6.虽然这也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主要管理机构或重大项目的高层行政官员需要相当的自由酌处权以给其下属分配任务。
7.公民也可以控告环境保护局没有履行非酌处性法律责任.
8.可是,法院接下去阐述说,这种自由酌处权并非毫无约束.
9.在一些离婚法规被高度成文化的相似的国家,这一规定发挥的作用很好,在那里判例并不重要而且法官的酌处权也有限。【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10.当然,进行执法和审判的某些准则是必须要遵奉的,但是那必须是允许有一定的酌处权以保证公正实施得不愚蠢,尽管公正的原则是不分你我的。(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酌处造句)
酌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