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吴体
wú tǐ

【拼音】:wú tǐ

【注音】:ㄨˊㄊ一ˇ

【结构】:吴(上下结构)体(左右结构)

【繁体】:吳體

字义分解
吴体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吴体[wútǐ]⒈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
基础解释
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
引证解释
⒈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按今本《鲍参军集》题作“吴歌”。引唐杜甫《愁》诗题下自注:“强戏为吴体。”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诗流不屑效之。杜公篇什既众,时出变调;凡集中拗律,皆属此体。”宋王观国《学林·大刀》:“古乐府所载,如《藁砧》诗者数篇,其取譬皆浅俚,故撰诗者不显姓名,后人但以古诗称之。江右又谓之风人诗,有‘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之句。围棋者,看子也;烧败袄者,故衣然也。鲍明远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吴体。盖自《雅》《颂》不作,迄於魏晋南北朝以来,浮靡愈甚,始有为此态者;悉取閭阎鄙媟之语,比类而为之。”
网络解释
吴体吴体,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吴体的流行与杜甫有密切关系,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大体相对,唯平仄不依定式,粘连不守规矩,故与律体不同。
综合释义
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唐杜甫《愁》诗题下自注:“强戏为吴体。”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诗流不屑效之。杜公篇什既众,时出变调;凡集中拗律,皆属此体。”宋王观国《学林·大刀》:“古乐府所载,如《藁砧》诗者数篇,其取譬皆浅俚,故撰诗者不显姓名,后人但以古诗称之。江右又谓之风人诗,有‘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之句。围棋者,看子也;烧败袄者,故衣然也。鲍明远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吴体。盖自《雅》《颂》不作,迄於魏晋南北朝以来,浮靡愈甚,始有为此态者;悉取閭阎鄙媟之语,比类而为之。”按今本《鲍参军集》题作“吴歌”。
汉语大词典
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唐杜甫《愁》诗题下自注:“强戏为吴体。”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诗流不屑效之。杜公篇什既众,时出变调;凡集中拗律,皆属此体。”宋王观国《学林·大刀》:“古乐府所载,如《藁砧》诗者数篇,其取譬皆浅俚,故撰诗者不显姓名,后人但以古诗称之。江右又谓之风人诗,有‘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之句。围棋者,看子也;烧败袄者,故衣然也。鲍明远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吴体。盖自《雅》《颂》不作,迄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浮靡愈甚,始有为此态者;悉取闾阎鄙媟之语,比类而为之。”按今本《鲍参军集》题作“吴歌”。
其他释义
1.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
吴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