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栈道zhàndào。(1)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栈道[zhàndào]⒈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英aplankroadbuiltalongthefaceofacliff;
基础解释
(名)古代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道路。
引证解释
⒈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一种道路。引《战国策·齐策六》:“﹝田单﹞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史记·高祖本纪》:“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輒烧絶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险絶之处,傍凿山巖,而施梁为阁。”唐赵氏《杂言寄杜羔》诗:“梁州秦岭西,栈道与云齐。”杨朔《“走进太阳里去”》:“从成都往宝鸡去,自古是有名的栈道。”⒉飞阁间相连通的复道。引《淮南子·本经训》:“大构驾,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榦。”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网络解释
栈道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
综合释义
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一种道路。《战国策·齐策六》:“﹝田单﹞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史记·高祖本纪》:“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輒烧絶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险絶之处,傍凿山巖,而施梁为阁。”唐赵氏《杂言寄杜羔》诗:“梁州秦岭西,栈道与云齐。”杨朔《“走进太阳里去”》:“从成都往宝鸡去,自古是有名的栈道。”飞阁间相连通的复道。《淮南子·本经训》:“大构驾,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榦。”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网友释义
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汉语大词典
(1).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一种道路。《战国策·齐策六》:“﹝田单﹞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史记·高祖本纪》:“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梁为阁。”唐赵氏《杂言寄杜羔》诗:“梁州秦岭西,栈道与云齐。”杨朔《“走进太阳里去”》:“从成都往宝鸡去,自古是有名的栈道。”(2).飞阁间相连通的复道。《淮南子·本经训》:“大构驾,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干。”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国语辞典
在险绝的崖壁上凿孔架木而筑成的道路。栈道[zhàndào]⒈在险绝的崖壁上凿孔架木而筑成的道路。引《汉书·卷四〇·张良传》:「良因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三国演义·第一〇〇回》:「连绵秋雨,栈道断绝,蜀人岂知吾等退军耶?」⒉连接阁楼的通道。引《淮南子·本经》:「延楼栈道,鸡栖井干。」汉·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辞典修订版
在险绝的崖壁上凿孔架木而筑成的道路。《汉书.卷四零.张良传》:「良因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三国演义.第一零零回》:「连绵秋雨,栈道断绝,蜀人岂知吾等退军耶?」连接阁楼的通道。《淮南子.本经》:「延楼栈道,鸡栖井干。」汉.高诱.注:「栈道,飞阁复道相通。」
辞典简编版
在地势险绝的崖壁上连续凿洞,用木头插入,上铺木板架成悬空的道路。 【造句】我们将栈道烧毁,断绝敌军的通路。
其他释义
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古代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多出现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支架木排柱来支承的简支梁桥,或在陡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