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习故
xí gù

【拼音】:xí gù

【注音】:ㄒ一ˊㄍㄨˋ

【结构】:习(独体结构)故(左右结构)

【繁体】:習故

字义分解
习故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亲近的人和故旧。2.谓因袭成规。习故[xígù]⒈指亲近的人和故旧。⒉谓因袭成规。
基础解释
指亲近的人和故旧。谓因袭成规。
引证解释
⒈指亲近的人和故旧。引《韩非子·孤愤》:“凡当涂者之於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陈奇猷集释:“习故,谓近习故旧也。”《吕氏春秋·求人》:“故贤主之於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⒉谓因袭成规。引《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世之选三公也,务於清慤谨慎,循常习故者,是妇女之检柙,乡曲之常人耳。”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殊不知时移事久,人情习故,一旦骚动,怨嗟并起。”梁启超《敬告我国民》:“蹈常习故,聊以自娱。”
网络解释
习故习故.指亲近的人和故旧。谓因袭成规。
综合释义
指亲近的人和故旧。《韩非子·孤愤》:“凡当涂者之於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陈奇猷集释:“习故,谓近习故旧也。”《吕氏春秋·求人》:“故贤主之於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谓因袭成规。《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世之选三公也,务於清慤谨慎,循常习故者,是妇女之检柙,乡曲之常人耳。”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殊不知时移事久,人情习故,一旦骚动,怨嗟并起。”梁启超《敬告我国民》:“蹈常习故,聊以自娱。”习故[xígù]
汉语大词典
(1).指亲近的人和故旧。《韩非子·孤愤》:“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陈奇猷集释:“习故,谓近习故旧也。”《吕氏春秋·求人》:“故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2).谓因袭成规。《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悫谨慎,循常习故者,是妇女之检柙,乡曲之常人耳。”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殊不知时移事久,人情习故,一旦骚动,怨嗟并起。”梁启超《敬告我国民》:“蹈常习故,聊以自娱。”
习故造句
1.但事实上,高宗赵构既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图恢复的高远志向,在朝大臣复无东晋士人对泣新亭的那种慷慨悲凉,而依然是蹈常习故,“惴惴然讲和之不暇”。
2.有经验,曾任补习社导师两年,和一年的私人补习补习。故此,能贴近学生的需要。
3.而犹拘守旧法,蹈常习故,其将何以御外侮,固邦本哉?且以西学与时文相较,则时文重而西学轻也。
4.虽然搬到城里了,奶奶还是安常习故,舍不得乡下的一切。
5.而俄罗斯跨欧亚之地,处贫嵎之势,兵力素强,得以安常习故,不与风向为转移。
6.我故意努力学习,故意勤奋工作,故意节俭生活,但绝对没故意买不起房。www.chazidian.com/zj-184921/查字典造句网
7.我故意努力学习,故意勤奋工作,故意节俭生活,但绝对没故意买不起房。(https://www.chazidian.com/zj-184921/查字典造句)
习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