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诔词
lěi cí

【拼音】:lěi cí

【注音】:ㄌㄟˇㄘˊ

【结构】:诔(左右结构)词(左右结构)

【繁体】:誄詞

字义分解
诔词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诔词lěicí。(1)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辞。诔词[lěicí]⒈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辞。英funeralprayeroreulogyofthedead;
基础解释
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辞
引证解释
⒈见“誄辞”。
网络解释
诔词诔词(诔词)拼音lěicí,注音ㄌㄟˇㄘㄧˊ
综合释义
见/诔辞/。
汉语大词典
见“诔辞”。《汉语大词典》:诔辞(诔辞)  拼音:lěicí亦作“诔词”。即诔文。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诔辞、哀辞、祭文,亦一类也,皆生者悼惜死者之情,随作者起义而已。”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诔词所云‘云俱、几道,白骨同归’者,谓豫瞻致命,二子皆从死也。”清郑燮《挽老师鄂太傅》诗之四:“人间五福于今备,合演《洪畴》作诔辞。”《文心雕龙·诔碑》“其详(一作词)靡闻”范文澜注:“其诔词世无传者,故曰其词靡闻。”参见“诔文”。
其他释义
1.见'诔辞'。
诔词造句
1.王世杰逝世后,陶希圣在诔词中云“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事’雪艇先生谓欤!先生勇于著作,怯于辩论。
2.诗谶先成,以君才过终军之岁;诔词安属,顾我适当骑省之年。
3.按,董讷,平原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编修。
4.孙中山曾在诔词中称道宋教仁“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湖南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第一人。
诔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