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亦作'歊蒸'。2.气升腾貌。3.炎热。
基础解释
亦作/'歊蒸/',见/'歊烝/'。气升腾貌。炎热。
引证解释
亦作“歊蒸”。气升腾貌。《汉书·扬雄传下》:“泰山之高不嶕嶢,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颜师古注:“歊烝,气上出也。”汉陈琳《大暑赋》:“土润溽以歊烝,时淟涊以溷浊。”《文选·张华<励志>诗》:“土积成山,歊蒸鬰冥。”李周翰注:“云雾气貌。”炎热。唐刘禹锡《楚望赋》:“曦赫歊蒸,阳极反阴。”宋李纲《寓轩记》:“自春徂夏,气候歊蒸。”
网络解释
歊烝歊烝,汉语词汇。
释义
1、气升腾貌。2、炎热。
综合释义
亦作“歊蒸”。气升腾貌。《汉书·扬雄传下》:“泰山之高不嶕嶢,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颜师古注:“歊烝,气上出也。”汉陈琳《大暑赋》:“土润溽以歊烝,时淟涊以溷浊。”《文选·张华<励志>诗》:“土积成山,歊蒸鬰冥。”李周翰注:“云雾气貌。”炎热。唐刘禹锡《楚望赋》:“曦赫歊蒸,阳极反阴。”宋李纲《寓轩记》:“自春徂夏,气候歊蒸。”歊烝[xiāozhēng]
网友释义
歊烝,气升腾貌。
汉语大词典
亦作“歊蒸”。(1).气升腾貌。《汉书·扬雄传下》:“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颜师古注:“歊烝,气上出也。”汉陈琳《大暑赋》:“土润溽以歊烝,时淟涊以溷浊。”《文选·张华〈励志〉诗》:“土积成山,歊蒸郁冥。”李周翰注:“云雾气貌。”(2).炎热。唐刘禹锡《楚望赋》:“曦赫歊蒸,阳极反阴。”宋李纲《寓轩记》:“自春徂夏,气候歊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