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而况
ér kuàng

【拼音】:ér kuàng

【注音】:ㄦˊㄎㄨㄤˋ

【结构】:而(独体结构)况(左右结构)

【简体】:而况

【繁体】:而況

字义分解
而况的解释
词语解释
而况érkuàng。(1)连词。何况。而况[érkuàng]⒈连词。何况。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英letalone;tosaynothingof;
基础解释
连词。
引证解释
⒈亦作“而况”。连词。何况。见“而况”。引《易·乾》:“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吴乎!”宋欧阳修《怀嵩楼晚饮》诗:“一来勤已多,而况欲久留。”明刘基《郁离子·戚之次且》:“夫以其父之老与其母之言且不听也,而况於疏远之人乎?”茅盾《创造》:“我导引你留心政治,但并不以为当即可以钻进实际政治--而况又是不健全不合法的政治运动。”
网络解释
而况而况,连词。况:文言文的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如:~且,何~。此处与而字搭配使用含有加重语气的意味,表反问,可译作“更何况”。
综合释义
亦作“而况”。连词。何况。《易·乾》:“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吴乎!”宋欧阳修《怀嵩楼晚饮》诗:“一来勤已多,而况欲久留。”明刘基《郁离子·戚之次且》:“夫以其父之老与其母之言且不听也,而况於疏远之人乎?”茅盾《创造》:“我导引你留心政治,但并不以为当即可以钻进实际政治--而况又是不健全不合法的政治运动。”见“而况”。而况[érkuàng]何况、况且。何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汉语大词典
亦作“而况”。连词。何况。《易·乾》:“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吴乎!”宋欧阳修《怀嵩楼晚饮》诗:“一来勤已多,而况欲久留。”明刘基《郁离子·戚之次且》:“夫以其父之老与其母之言且不听也,而况于疏远之人乎?”茅盾《创造》:“我导引你留心政治,但并不以为当即可以钻进实际政治--而况又是不健全不合法的政治运动。”
国语辞典
何况、况且。而况[érkuàng]⒈何况、况且。
其他释义
连词,何况:这么多的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他又是新手。‘何况’前可以加‘更、又’,‘而况’前不能加。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而况造句
1.萧鸾悖虐,幽明同弃,陛下俯应人神,按剑江涘,然敌不可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深愿圣明保万全之策。
2.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4.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
5.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於人。
6.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
7.可是你知道,我已经结婚了,不可能娶她做小,更不可能先休了我的妻子,再来娶她;而况她家族中的长辈见我出身并不高贵,根本不允许她和我交往。
8.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昔者越王句践困於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9.这个天经地义,谁都晓得,而况诗礼传家的贵族的五孙舍!
10.“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而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