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戴阳[dàiyáng]⒈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
基础解释
中医学病症名。
引证解释
⒈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引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网络解释
戴阳(中医学病症名)戴阳,中医学病症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指重病后期出现面红颧赤的征象。常兼见下利完谷、手足厥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等症。多由命门火衰、虚阳上浮所致。治宜回阳通脉,如通脉四逆汤等。
综合释义
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汉语大词典
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其他释义
1.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