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申白
shēn bái

【拼音】:shēn bái

【注音】:ㄕㄣㄅㄞˊ

【结构】:申(独体结构)白(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申白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申明表白。2.禀明。3.申公和白生的并称。申公﹑白生,鲁人,皆受《诗》于荀子门人浮丘伯,为楚元王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申白[shēnbái]⒈申明表白。⒉禀明。⒊申公和白生的并称。申公、白生,鲁人,皆受《诗》于荀子门人浮丘伯,为楚元王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
基础解释
申明表白。禀明。后借指贤才。
引证解释
⒈申明表白。引《晋书·司马休之传》:“但康之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胡道,申白所怀。”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王敬则》:“敬则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⒉禀明。引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郊尝居歙州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⒊申公和白生的并称。申公、白生,鲁人,皆受《诗》于荀子门人浮丘伯,为楚元王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引《宋书·自序传·沉璞》:“吾远惭楚元,门盈申白之宾;近愧梁孝,庭列枚马之客。”唐罗隐《岐王宅》诗:“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宋刘克庄《沁园春·寄竹溪》词:“百年后,尚庶几申白,不数韦康。”
网络解释
申白申白,shēnbái,申明表白的意思,出自《晋书·司马休之传》。
综合释义
申明表白。《晋书·司马休之传》:“但康之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胡道,申白所怀。”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王敬则》:“敬则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禀明。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郊尝居歙州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申公和白生的并称。申公、白生,鲁人,皆受《诗》于荀子门人浮丘伯,为楚元王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宋书·自序传·沉璞》:“吾远惭楚元,门盈申白之宾;近愧梁孝,庭列枚马之客。”唐罗隐《岐王宅》诗:“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宋刘克庄《沁园春·寄竹溪》词:“百年后,尚庶几申白,不数韦康。”
网友释义
申白,shēnbái,申明表白的意思,出自《晋书·司马休之传》。
汉语大词典
(1).申明表白。《晋书·司马休之传》:“但康之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胡道,申白所怀。”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王敬则》:“敬则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2).禀明。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郊尝居歙州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3).申公和白生的并称。申公、白生,鲁人,皆受《诗》于荀子门人浮丘伯,为楚元王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宋书·自序传·沈璞》:“吾远惭楚元,门盈申白之宾;近愧梁孝,庭列枚马之客。”唐罗隐《岐王宅》诗:“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宋刘克庄《沁园春·寄竹溪》词:“百年后,尚庶几申白,不数韦康。”
申白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