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达摩
dá mó

【拼音】:dá mó

【注音】:ㄉㄚˊㄇㄛˊ

【结构】:达(半包围结构)摩(半包围结构)

【简体】:达摩

【繁体】:達摩

字义分解
达摩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梵dharma]法。引申为法子,办法。2.亦作'达'﹑'达磨'。菩提达摩的省称,天竺高僧,本名菩提多罗。于南朝梁普通元年入中国,梁武帝迎至建康。后渡江往北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慧可。达摩为中华禅宗初祖。达摩[dámó]⒈[梵dharma]法。引申为法子,办法。⒉亦作“达”、“达磨”。菩提达摩的省称,天竺高僧,本名菩提多罗。于南朝梁普通元年入中国,梁武帝迎至建康。后渡江往北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慧可。达摩为中华禅宗初祖。
引证解释
⒈[梵dharma]法。引申为法子,办法。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一场出丑,着甚达摩。”凌景埏校注:“着甚达摩,犹如説有什么法子。‘达摩’,梵语音译,指‘法’,见《方广经》。”⒉亦作“达么”、“达磨”。菩提达摩的省称,天竺高僧,本名菩提多罗。于南朝梁普通元年入中国,梁武帝迎至建康。后渡江往北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慧可。达摩为中华禅宗初祖。引宋沉辽《赠长芦福长老》诗:“达么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芜然。”明杨慎《艺林伐山·五色赋记》:“孙臏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磨面壁以来,九年闭目。”清丘逢甲《兴福寺》诗:“自从达摩来,妙法指心示。”
综合释义
法。引申为法子,办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一场出丑,着甚达摩。”凌景埏校注:“着甚达摩,犹如説有什么法子。‘达摩’,梵语音译,指‘法’,见《方广经》。”亦作“达么”、“达磨”。菩提达摩的省称,天竺高僧,本名菩提多罗。于南朝梁普通元年入中国,梁武帝迎至建康。后渡江往北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慧可。达摩为中华禅宗初祖。宋沉辽《赠长芦福长老》诗:“达么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芜然。”明杨慎《艺林伐山·五色赋记》:“孙臏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磨面壁以来,九年闭目。”清丘逢甲《兴福寺》诗:“自从达摩来,妙法指心示。”
汉语大词典
(1).[梵dharma]法。引申为法子,办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一场出丑,着甚达摩。”凌景埏校注:“着甚达摩,犹如说有什么法子。‘达摩’,梵语音译,指‘法’,见《方广经》。”(2).亦作“达么”、“达磨”。菩提达摩的省称,天竺高僧,本名菩提多罗。于南朝梁普通元年入中国,梁武帝迎至建康。后渡江往北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慧可。达摩为中华禅宗初祖。宋沈辽《赠长芦福长老》诗:“达么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芜然。”明杨慎《艺林伐山·五色赋记》:“孙膑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磨面壁以来,九年闭目。”清丘逢甲《兴福寺》诗:“自从达摩来,妙法指心示。”
国语辞典
一切的现象、法则或佛陀的教法。为梵语Dharma的音译。也作「达磨」。达摩[dámó]⒈一切的现象、法则或佛陀的教法。为梵语Dharma的音译。也作「达磨」。⒉印度高僧,中国禅宗的初祖。参见「菩提达摩」条。
辞典修订版
一切的现象、法则或佛陀的教法。为梵语Dharma的音译。也作「达磨」。印度高僧,中国禅宗的初祖。参见「菩提达摩」条。
辞典简编版
中国禅宗的初祖。南印度婆罗门人,出家后倾心于大乘佛法。梁武帝普通年间到达广州,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 【造句】相传达摩曾于少林寺面壁九年。 △菩提达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达摩造句
1.达摩行医济世,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他救助了面临被焚噩运的麻疯女小婵,在日久相处中小婵心生爱慕,这给潜心修炼的达摩带来诸多不便。
2.正对的地方,塑着一尊达摩祖师像,同其他殿宇一样,像前设有香案,其上香烛、蜡扦码放整齐,香案前摆有三四个蒲团,殿中端立一僧。
3.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4.自北魏建寺以来,先后有天竺高僧跋跎、达摩入住寺院,传下道统,至隋唐之前,寺中僧众习武,已经蔚然成风。
5.传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静坐修心,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6.北魏孝昌三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
7.南北朝时期,来华弘法的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弘扬禅法,奠定了少林寺的禅宗祖庭地位。
8.少林寺中除了每年佛诞、达摩祖师诞辰等几日之外,向来极少召集全体僧众,众僧心中纳罕,仍是依序各按行辈排列,上千人静悄悄地聚在殿内鸦雀无声。 
9.可惜,如今达摩祖师所创大乘佛法已然没落,而他一时兴起创出的小乘佛法——武禅,却被不屑子孙后辈们发扬光大。
10.请世尊乔达摩接受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我将终生寻求庇护。
达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