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五代
wǔ dài

【拼音】:wǔ dài

【注音】:ㄨˇㄉㄞˋ

【词性】:名词。

【结构】:五(独体结构)代(左右结构)

【简体】:五代

【繁体】:五代

字义分解
五代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五代Wǔdài。(1)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五代[wǔdài]⒈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例公元907—960年。五代时始印五经。——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英theFiveDynasties;
基础解释
(名)指唐代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公元907—960)。
引证解释
⒈五个朝代。指黄帝、唐、虞、夏、殷。引《礼记·祭法》:“此五代之所不变也。”郑玄注:“五代谓黄帝、尧、舜、禹、汤。”⒉五个朝代。指唐、虞、夏、商、周。引《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伊唐之炎精。”李善注:“五代,周、殷、夏、唐、虞也。”⒊五个朝代。指夏、商、周、秦、汉。引《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评》“为法之弊,一至于此”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大魏之兴,于今二十有四年矣,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覩前车之倾覆而不改於辙迹。”⒋五个朝代。唐称梁、陈、齐、周、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引《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跋》:“唐武德五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奏请修《五代史》。”注:“五代谓梁、陈、齐、周、隋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唐张询古《五代新説》,则梁、陈、北齐、后周及隋为五代也。”⒌五个朝代。宋以后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引《宋史·太祖纪三》:“五代诸侯跋扈。”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欧阳修《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也。”
网络解释
五代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综合释义
五个朝代。指黄帝、唐、虞、夏、殷。《礼记·祭法》:“此五代之所不变也。”郑玄注:“五代谓黄帝、尧、舜、禹、汤。”五个朝代。指唐、虞、夏、商、周。《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伊唐之炎精。”李善注:“五代,周、殷、夏、唐、虞也。”五个朝代。指夏、商、周、秦、汉。《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评》“为法之弊,一至于此”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大魏之兴,于今二十有四年矣,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覩前车之倾覆而不改於辙迹。”五个朝代。唐称梁、陈、齐、周、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跋》:“唐武德五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奏请修《五代史》。”注:“五代谓梁、陈、齐、周、隋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唐张询古《五代新説》,则梁、陈、北齐、后周及隋为五代也。”五个朝代。宋以后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宋史·太祖纪三》:“五代诸侯跋扈。”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欧阳修《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也。”
汉语大词典
(1).五个朝代。指黄帝、唐、虞、夏、殷。《礼记·祭法》:“此五代之所不变也。”郑玄注:“五代谓黄帝、尧、舜、禹、汤。”(2).五个朝代。指唐、虞、夏、商、周。《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伊唐之炎精。”李善注:“五代,周、殷、夏、唐、虞也。”(3).五个朝代。指夏、商、周、秦、汉。《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评》“为法之弊,一至于此”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大魏之兴,于今二十有四年矣,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于辙迹。”(4).五个朝代。唐称梁、陈、齐、周、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跋》:“唐武德五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奏请修《五代史》。”注:“五代谓梁、陈、齐、周、隋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唐张询古《五代新说》,则梁、陈、北齐、后周及隋为五代也。”(5).五个朝代。宋以后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宋史·太祖纪三》:“五代诸侯跋扈。”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欧阳修《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也。”
国语辞典
(西元907~960)​唐代之后至宋代建国前,接替唐代政权递邅的五个王朝。参见「五代十国」条。五代[wǔdài]⒈(西元907~960)​唐代之后至宋代建国前,接替唐代政权递邅的五个王朝。参见「五代十国」条。英语FiveDynasties,periodofhistorybetweenthefalloftheTangdynasty(907)​andthefoundingoftheSongdynasty(960)​,whenfivewould-bedynastieswereestablishedinquicksuccessioninNorthChina法语Périodedescinqdynastiesetdesdixroyaumes
辞典修订版
(公元907~960)唐代之后至宋代建国前,接替唐代政权递邅的五个王朝。参见「五代十国」条。
辞典简编版
(公元907~960)指唐代之后至宋代建国前,中原地区的五个王朝。依序分别是梁、唐、晋、汉、周,与南方诸国同时并存,合称为「五代十国」。
其他释义
1.五个朝代。指黄帝﹑唐﹑虞﹑夏﹑殷。2.五个朝代。指唐﹑虞﹑夏﹑商﹑周。3.五个朝代。指夏﹑商﹑周﹑秦﹑汉。4.五个朝代。唐称梁﹑陈﹑齐﹑周﹑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5.五个朝代。宋以后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
五代造句
1.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
2.礼州历史悠久,曾七朝设县郡,五代置州所,有“蜀军安营驻戌,太平军筑台吊鼓,工农红军打富济贫”等光辉史迹,为南丝绸之路牦牛古道驿站。
3.五代十国战乱时期,百姓每天都忧心忡忡,期盼的安定美好的生活几乎是海市蜃楼,再用心的精打细算都还是吃不饱。
4.黄河岸边这片广袤平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过晋楚“城濮之战”、齐魏“孙庞斗智”、五代“刘桥之战”。
5.过了五代,嘎仙洞的族人才在拓跋推寅的带领下走出大山。
6.“根子正、思想红、干劲大”那种状况,只有贫下中农、五代清白的人们才会具有,与我完全无缘。
7.酝酿已久的上广电重组方案逐渐浮出水面,让发力液晶生产的上海“喜忧参半”的五代线将成为整合的关键。
8.唐五代宋初敦煌的城市建设一般由修造司负责,修造司下设版筑使一职,具体负责管理修筑事务。
9.江山代有才人,目前台南帮的经营者已递嬗至第四、五代,而集团实力、经营版图仍在增长之中。
10.十三太保与五代史滥收义子之谜。
五代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