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亦作'讼冤'。2.申辩冤屈。讼冤[sòngyuān]⒈见“讼寃”。
基础解释
见“讼冤”。①李善注作“訟免”。②申辩冤屈。
引证解释
⒈李善注作“讼免”。引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寃,时不我与。”清计六奇《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韩爌为之讼寃,得赐归葬。”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李德裕为潮州司马,丁柔立上书替李德裕讼冤。”⒉申辩冤屈。引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寃,时不我与。”李善注作“讼免”。清计六奇《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韩爌为之讼寃,得赐归葬。”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李德裕为潮州司马,丁柔立上书替李德裕讼冤。”
网络解释
讼冤讼冤,是汉语词汇,
释义
申辩冤屈。
汉语大词典
(1).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冤,时不我与。”李善注作“讼免”。清计六奇《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韩爌为之讼冤,得赐归葬。”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李德裕为潮州司马,丁柔立上书替李德裕讼冤。”(2).申辩冤屈。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冤,时不我与。”李善注作“讼免”。清计六奇《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韩爌为之讼冤,得赐归葬。”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李德裕为潮州司马,丁柔立上书替李德裕讼冤。”
其他释义
1.见'讼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