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倱伅
hùn dùn

【拼音】:hùn dùn

【注音】:ㄏㄨㄣˋㄉㄨㄣˋ

【结构】:倱(左右结构)伅(左右结构)

【简体】:倱伅

【繁体】:倱伅

字义分解
倱伅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暗味无知;不开通。2.传说远古帝鸿氏之子,尧时'四凶'之一。
基础解释
暗味无知;不开通。传说远古帝鸿氏之子,尧时/'四凶/'之一。
引证解释
⒈暗味无知;不开通。引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九:“杜注《左传》云:‘倱伅,无知暗味不通之类也。’古今正字从人,昆、屯皆声。”《集韵·上混》:“倱,倱伅,不慧也。通作浑。”《正字通·人部》:“倱……倱伅,不开通貌。通作‘混沌’、‘浑敦’。”⒉传说远古帝鸿氏之子,尧时“四凶”之一。引《玉篇·人部》:“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倱伅。”
网络解释
倱伅倱伅是传说中远古帝鸿氏之子,尧时“四凶”之一。《玉篇·人部》:“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倱伅。”
综合释义
暗味无知;不开通。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九:“杜注《左传》云:‘倱伅,无知暗味不通之类也。’古今正字从人,昆、屯皆声。”《集韵·上混》:“倱,倱伅,不慧也。通作浑。”《正字通·人部》:“倱……倱伅,不开通貌。通作‘混沌’、‘浑敦’。”传说远古帝鸿氏之子,尧时“四凶”之一。《玉篇·人部》:“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倱伅。”倱伅[hùndùn]无知暗昧不通之类也。四凶之一。与混沌、浑沌、浑敦同。《切伅残卷二十混》:「倱、倱伅、四凶。」;
汉语大词典
(1).暗味无知;不开通。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九:“杜注《左传》云:‘倱伅,无知暗味不通之类也。’古今正字从人,昆、屯皆声。”《集韵·上混》:“倱,倱伅,不慧也。通作浑。”《正字通·人部》:“倱……倱伅,不开通貌。通作‘混沌’、‘浑敦’。”(2).传说远古帝鸿氏之子,尧时“四凶”之一。《玉篇·人部》:“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倱伅。”
其他解释
无知暗昧不通之类也。四凶之一。与混沌、浑沌、浑敦同。《切伅残卷二十混》:「倱、倱伅、四凶。」;《玉篇》:「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倱,倱伅。」;慧琳《一切经音义·三十九》:「倱伅,上魂稳反,下稳反,杜注《左传》云:「倱伅无知,暗昧不通之类也。」古今正字从人,昆屯皆声。」
倱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