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述而不作
shù ér bù zuò

【拼音】:shù ér bù zuò

【注音】:ㄕㄨˋㄦˊㄅㄨˋㄗㄨㄛˋ

【词性】:成语。

【简体】:述而不作

【繁体】:述而不作

字义分解
述而不作的解释
词语解释
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述而不作[shùérbùzuò]⒈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
基础解释
述:陈述。作:创作。指只阐述前人理论、学说,自己并无创见。
引证解释
⒈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引《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北史·袁翻传》:“皇代既乘乾统历,得一御宸,自宜稽古则天,宪章文武,追纵周孔,述而不作。”清朱彝尊《刘永之传》:“其自称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岂以其圣而傲当世哉!”
网友释义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信而好古)。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汉语大词典
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北史·袁翻传》:“皇代既乘乾统历,得一御宸,自宜稽古则天,宪章文武,追纵周孔,述而不作。”清朱彝尊《刘永之传》:“其自称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岂以其圣而傲当世哉!”
国语辞典
纂述前人旧闻而不创作新说。述而不作[shùérbùzuò]⒈纂述前人旧闻而不创作新说。引《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成语解释述而不作
辞典修订版
纂述前人旧闻而不创作新说。《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纂述前人旧闻而不创作新说。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其他释义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近反义词
述而不作造句
1.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2.孔子的述而不作,也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简单说就是承载、开启……
3.今文经崇奉孔子,称孔子为“托古改制”;古文经学家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史学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4.他写文章多述而不作,很少有自己的创见。
5.一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有关资料,辑成长篇,述而不作而已。
6.根据孔子的教导之一,就是无征不信,“述而不作”,也就是不凭造作,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7.《论语》好像也不是孔夫子自己动手写的吧!述而不作,需要小弟。
8.在一定意义上,“述而不作”成为了其后儒家经典诠释基本的形式特征。
9.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欲修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0.中国文化讲究述而不作、托古改制,通俗讲就是只解释,不创新,有点改革也要在“古已有之”的大旗下偷偷搞。
述而不作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