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史官
shǐ guān

【拼音】:shǐ guān

【注音】:ㄕˇㄍㄨㄢ

【结构】:史(独体结构)官(上下结构)

【简体】:史官

【繁体】:史官

字义分解
史官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史官shǐguān。(1)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史官[shǐguān]⒈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英historiographer;
基础解释
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
引证解释
⒈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监修李吉甫授臣以前史官韦处厚所撰先帝实録三卷。”刘师培《文说·记事》:“皇古学术,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
网络解释
史官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综合释义
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监修李吉甫授臣以前史官韦处厚所撰先帝实録三卷。”刘师培《文说·记事》:“皇古学术,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史官[shǐguān]古时负责整理、记载史实的专职官吏。《汉书.卷三零.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宋.钱公辅《义田记》:「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
汉语大词典
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监修李吉甫授臣以前史官韦处厚所撰先帝实录三卷。”刘师培《文说·记事》:“皇古学术,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
国语辞典
古时负责整理、记载史实的专职官吏。史官[shǐguān]⒈古时负责整理、记载史实的专职官吏。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宋·钱公辅《义田记》:「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英语scribe,courtrecorder,historian,historiographer德语Geschichtsschreiber;Chronist;amtlicherGeschichtsschreiber;Historiograf法语scribe,enregistreurdutribunal,historien,historiographe
辞典修订版
古时负责整理、记载史实的专职官吏。《汉书.卷三零.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宋.钱公辅《义田记》:「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
其他释义
1.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
史官造句
1.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2.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资料,不能不叹服李世民与其史官心思之缜密。
3.史官通常都略而不记,只有稗史演义的文人,总抓住冠冕堂皇的大人物这些见不得人的小地方,大做文章,大出洋相。
4.小时候,望着天上的白云,只幻想自己的未来,不“考证”自己的过去。就这样飞奔而前,把历史,把史官,都抛在身后脑后,无暇兼顾。
5.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6.真正的史笔,不是史官手中的毛笔,而是人心。当年明月 
7.东汉的荀悦对史学独立有巨大贡献,他不仅第一个建议设置专职史官,还写了汉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汉纪》,发凡起例之功不可磨灭。
8.,史官在史书上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
9.可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尔等当年劣行,早已牢刻在历史耻辱柱上。
10.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史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