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儆诫。2.戒备;警戒防备。备戒[bèijiè]⒈儆诫。⒉戒备;警戒防备。
基础解释
儆诫。戒备;警戒防备。
引证解释
⒈儆诫。《孔子家语·辩乐》作“备诫”。引《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郑玄注:“备戒,击鼓警众。”⒉戒备;警戒防备。引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备戒不虞,绸繆未雨。”
网络解释
备戒备戒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儆诫,或戒备;警戒防备。
综合释义
儆诫。《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郑玄注:“备戒,击鼓警众。”《孔子家语·辩乐》作“备诫”。戒备;警戒防备。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备戒不虞,绸繆未雨。”备戒[bèijiè]击鼓警众也。《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注:「备戒,击鼓警众。」
汉语大词典
(1).儆诫。《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郑玄注:“备戒,击鼓警众。”《孔子家语·辩乐》作“备诫”。(2).戒备;警戒防备。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备戒不虞,绸缪未雨。”
其他解释
击鼓警众也。《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注:「备戒,击鼓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