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汉帝
hàn dì

【拼音】:hàn dì

【注音】:ㄏㄢˋㄉ一ˋ

【结构】:汉(左右结构)帝(上下结构)

【繁体】:漢帝

字义分解
汉帝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汉朝皇帝。2.指汉武帝。3.指汉成帝。汉帝[hàndì]⒈汉朝皇帝。⒉指汉武帝。⒊指汉成帝。
基础解释
汉朝皇帝。指汉武帝。3.指汉成帝。
引证解释
⒈汉朝皇帝。引汉张衡《东京赋》:“汉帝之德,侯其禕而!”⒉指汉武帝。引南朝梁沉约《游沉道士馆》诗:“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六:“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唐李白《妾薄命》诗:“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⒊指汉成帝。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昇。引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网络解释
汉帝汉帝,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汉朝皇帝。
综合释义
汉朝皇帝。汉张衡《东京赋》:“汉帝之德,侯其禕而!”指汉武帝。南朝梁沉约《游沉道士馆》诗:“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六:“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唐李白《妾薄命》诗:“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指汉成帝。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汉语大词典
(1).汉朝皇帝。汉张衡《东京赋》:“汉帝之德,侯其祎而!”(2).指汉武帝。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六:“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唐李白《妾薄命》诗:“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3).指汉成帝。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汉帝造句
1.虽然它也有不可摒弃的弱点,但是它充满着鲜明时代气息,昂扬着大汉帝国征服宇宙的豪情,表现着对艺术形式之美的努力追求。
2.忙碌的贩夫走卒、豪侈的大商巨贾、傲气的公子王孙,却不知是否有人会想得到,几年后的一场大火,就焚尽了大汉帝国二百年的荣光。
3.“华夏统一”部分,由秦汉帝国、民族融合、北魏营州、隋唐盛世四个单元组成,再现了姜女石秦汉遗址、三燕龙城、义县万佛堂石窟等历史遗迹。
4.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5.高皇帝举兵灭暴秦、平西楚,立起大汉民族的脊梁,文景之治筑起大汉帝国的高墙,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平诸越,东扫卫朝西开丝路,拓地万里造就强汉风采。
6.高皇帝举兵灭暴秦、平西楚,立起大汉民族的脊梁,文景之治筑起大汉帝国的高墙,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平诸越。
7.可是大汉帝国虽然江河日下,但有纪茂这根擎天玉柱撑着,还没到四处皆反的地步,于是中宗皇帝一下就没事干了,只能在宫中养病。
8.谁说刘璋暗弱,若是暗弱怎么能用铁血手段稳蜀中;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诛曹操杀刘备灭孙权统一华夏;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让大月氏,波斯,大食,大秦臣服于汉帝国。
9.最让大家惊骇的是,据说黄巾军仅一部人马,而且人数还远少于官兵,居然在冀州四郡人马的重围中重创官兵,打得汉军丢盔弃甲,狼奔豕突而逃,丢进了大汉帝国的颜面。
10.汉帝国初建之时,满目疮痍,国力极度羸弱,开国皇帝刘邦要出巡,居然配不齐六匹肤色一样的骏马,一些列卿大夫和诸侯,穷窘得只好以牛车代步。
汉帝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