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挂钱
guà qián

【拼音】:guà qián

【注音】:ㄍㄨㄚˋㄑ一ㄢˊ

【结构】:挂(左右结构)钱(左右结构)

【简体】:挂钱

【繁体】:掛錢

字义分解
挂钱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挂钱'。2.北京旧俗于农历年初一在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弃去。挂钱用长尺许﹑宽四五寸的红或黄棉纸做成,上雕镂钱形花纹或吉祥文字。
基础解释
亦作/'挂钱/',亦作/'挂钱/'。北京旧俗于农历年初一在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弃去。挂钱用长尺许﹑宽四五寸的红或黄棉纸做成,上雕镂钱形花纹或吉祥文字。
引证解释
⒈亦作“掛钱”。北京旧俗于农历年初一在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弃去。挂钱用长尺许、宽四五寸的红或黄棉纸做成,上雕镂钱形花纹或吉祥文字。引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腊月朔,街前卖粥果者成市……初十外则卖卫画、门神、掛钱、金银箔。”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挂千》:“掛千者,用吉祥语鐫於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餘者,曰小掛千,乃市肆所用也。”老舍《骆驼祥子》十五:“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却有被风吹碎了的。”
网络解释
挂钱(北方春节年俗)挂钱,是中国北方地区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艺术。叫法有“挂签”、“挂千”、“吊钱”、“过门笺”、“门吊子”,是中国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由于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又因图案多为古钱状,故古人才将其称“挂钱”。挂钱,其形状如小幡。新春佳节,北方乡村的人们喜欢并且都很自然地在自家的门楣上贴上一排色彩缤纷的“挂钱”,作为新年点缀,借以邀引财源。挂钱在乡村最是盛行,除门檐、房檐下,也有把它贴在财神洞、仓库、鸡舍、猪舍和井台上的。
综合释义
亦作“掛钱”。北京旧俗于农历年初一在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弃去。挂钱用长尺许、宽四五寸的红或黄棉纸做成,上雕镂钱形花纹或吉祥文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腊月朔,街前卖粥果者成市……初十外则卖卫画、门神、掛钱、金银箔。”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挂千》:“掛千者,用吉祥语鐫於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餘者,曰小掛千,乃市肆所用也。”老舍《骆驼祥子》十五:“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却有被风吹碎了的。”
汉语大词典
亦作“挂钱”。北京旧俗于农历年初一在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弃去。挂钱用长尺许、宽四五寸的红或黄棉纸做成,上雕镂钱形花纹或吉祥文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腊月朔,街前卖粥果者成市……初十外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挂千》:“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馀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老舍《骆驼祥子》十五:“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却有被风吹碎了的。”
国语辞典
阴历元旦,于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丢弃。此类挂钱皆以红绵纸做成,长尺许,宽四五寸、中间雕镂玲珑,作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
辞典修订版
阴历元旦,于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丢弃。此类挂钱皆以红绵纸做成,长尺许,宽四五寸、中间雕镂玲珑,作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也称为「挂千」。
挂钱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