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类次
lèi cì

【拼音】:lèi cì

【注音】:ㄌㄟˋㄘˋ

【结构】:类(上下结构)次(左右结构)

【简体】:类次

【繁体】:類次

字义分解
类次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分类编次。类次[lèicì]⒈谓分类编次。
引证解释
⒈谓分类编次。引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輒序而藏之。”宋陈亮《书类次<文中子>后》:“然仲淹之学如日星炳然,岂累不累之足云乎!姑以明予类次之意。”清梁章鉅《退庵随笔·读子二》:“今所传《小学》六篇,证以《朱子文集·与刘子澄书》,实子澄之所类次。”
网络解释
类次lèicì
综合释义
谓分类编次。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輒序而藏之。”宋陈亮《书类次<文中子>后》:“然仲淹之学如日星炳然,岂累不累之足云乎!姑以明予类次之意。”清梁章鉅《退庵随笔·读子二》:“今所传《小学》六篇,证以《朱子文集·与刘子澄书》,实子澄之所类次。”分门别类排列次序。《宋史.卷三零四.范正辞传》:「百官转对,敕近臣阅视其可行者,类次以闻。」
汉语大词典
谓分类编次。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宋陈亮《书类次〈文中子〉后》:“然仲淹之学如日星炳然,岂累不累之足云乎!姑以明予类次之意。”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子二》:“今所传《小学》六篇,证以《朱子文集·与刘子澄书》,实子澄之所类次。”
国语辞典
分门别类排列次序。类次[lèicì]⒈分门别类排列次序。引《宋史·卷三〇四·范正辞传》:「百官转对,敕近臣阅视其可行者,类次以闻。」
辞典修订版
分门别类排列次序。《宋史.卷三零四.范正辞传》:「百官转对,敕近臣阅视其可行者,类次以闻。」
其他释义
1.谓分类编次。
类次造句
1.“有一天”这类次从我的字典中消失了。
2.面对内容广博、体大思精的著述,如何研究?笔者主要用类次排比和比较研究法,通过编资料长编,提炼归纳,总结完善,最后定稿成文。
3.为了确保类次事件不在发生,老恺撒不但每天放出一整只斥候部队,还从兵团的其他部分抽出一些兵力新组建了两只斥候部队。
4.然而,尤其如果一个或者两搜寻类次这类的关键用语,适中的过滤器会让一些潜在性的攻击性内容通过。
5.用微分方程定性分析方法和分支方法研究两类四次系统。
6.利用最新算法求出了无穷远点作为中心时的周期常数,给出并证明了这类五次系统无穷远点拟等时中心的条件。
7.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两类高次方程之间的一条性质,此性质是已有文献相应结果的推广。
8.第一节考察儿童语言中各类复句及其次类出现的时间、频率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9.而时间副词是副词中很重要的次类。
10.本文讨论了语气副词的定义及其次类划分情况。
类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