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支分节解
zhī fēn jié jiě

【拼音】:zhī fēn jié jiě

【繁体】:支分節解

字义分解
支分节解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支分族解”。支分节解[zhīfēnjiéjiě]⒈亦作“支分族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引: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於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自六籍燔於秦火,汉世掇拾残遗,徵诸能通其读者,支分节解,於是有章句之学。”⒈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引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於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自六籍燔於秦火,汉世掇拾残遗,徵诸能通其读者,支分节解,於是有章句之学。”成语解释支分节解
网友释义
支分节解,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fēnjiéjiě,意思是剖析义理,详尽中肯。出自宋·朱熹《〈中庸章句〉序》。
汉语大词典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自六籍燔于秦火,汉世掇拾残遗,徵诸能通其读者,支分节解,于是有章句之学。”
其他释义
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亦作“支分族解”。
出处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支分节解造句
1.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
2.自六籍播于秦火,汉世摄拾残遗,征诸儒能通其读者,支分节解,于是有章句之学。◎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
支分节解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