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鸠合
jiū hé

【拼音】:jiū hé

【注音】:ㄐ一ㄡㄏㄜˊ

【结构】:鸠(左右结构)合(上下结构)

【简体】:鸠合

【繁体】:鳩合

字义分解
鸠合的解释
词语解释
鸠合jiūhé。(1)聚合;集合。鸠合[jiūhé]⒈聚合;集合。英gettogether;
基础解释
聚合;集合。
引证解释
⒈聚集,纠合。引《三国志·吴志·朱桓传》:“鳩合遗散,期年之閒,得万餘人。”《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骨咄禄之子闕特勤鳩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自成乃鳩合溃散,走平阳。”朱自清《看花》:“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⒉搜集;编集。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吴平后,寿乃鳩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网络解释
鸠合鸠合,同“纠合”,汉语词汇。
释义
多用于贬义的集合,纠合党羽,图谋不轨。
综合释义
聚集,纠合。《三国志·吴志·朱桓传》:“鳩合遗散,期年之閒,得万餘人。”《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骨咄禄之子闕特勤鳩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自成乃鳩合溃散,走平阳。”朱自清《看花》:“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搜集;编集。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吴平后,寿乃鳩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网友释义
鸠合,同“纠合”,多用于贬义的集合,纠合党羽,图谋不轨。出自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今齐侯诸儿,不念王姬一脉之亲,鸠合四国,以纳君为名,名顺兵强,不可敌也。
汉语大词典
(1).聚集,纠合。《三国志·吴志·朱桓传》:“鸠合遗散,期年之閒,得万馀人。”《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骨咄禄之子阙特勤鸠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自成乃鸠合溃散,走平阳。”朱自清《看花》:“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2).搜集;编集。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国语辞典
集合、召集。《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闲,得万余人。」《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虽复时有鸠合同志,以谋王室,然上非奥主,下皆市人。」也作「纠合」。鸠合[jiūhé]⒈集合、召集。也作「纠合」。引《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闲,得万余人。」《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虽复时有鸠合同志,以谋王室,然上非奥主,下皆市人。」近集合
高级汉语词典
集合;会合
其他释义
同‘纠合’。
近反义词
鸠合造句
1.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
2.迁汤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
3.会我兵东返,自成乃鸠合溃散,走平阳。
4.策讨丹杨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馀民,鸠合遗散。
5.这几名小偷互相鸠合,协同作案。
6.所以每遇战事,兵将只是临时鸠合,部队自然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7.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神投意合,声应气求,怂恿撺掇,交相勾连,居然纷纷鸠合起来,约莫二三十人,共推师兄高石子为首,欲晋谒墨钜子。
鸠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