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争言
zhēng yán

【拼音】:zhēng yán

【注音】:ㄓㄥ一ㄢˊ

【结构】:争(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繁体】:爭言

字义分解
争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争辩;争吵。争言[zhēngyán]⒈争辩;争吵。
引证解释
⒈争辩;争吵。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至,闻其(范雎)与宦者争言,遂延迎。”《汉书·灌夫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之,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府县·刘际明太守》:“有一别驾起明经者,偶以酒令与高相争言,遂各出揭相攻。”
网络解释
争言争言,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
争辩;争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至,闻其(范雎)与宦者争言,遂延迎。”《汉书·灌夫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之,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府县·刘际明太守》:“有一别驾起明经者,偶以酒令与高相争言,遂各出揭相攻。”
网友释义
zhēngyánㄓㄥㄧㄢˊ争言争辩;争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至,闻其(范雎)与宦者争言,遂延迎。”《汉书·灌夫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之,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刘际明太守》:“有一别驾起明经者,偶以酒令与高相争言,遂各出揭相攻。”
汉语大词典
争辩;争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至,闻其(范雎)与宦者争言,遂延迎。”《汉书·灌夫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之,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刘际明太守》:“有一别驾起明经者,偶以酒令与高相争言,遂各出揭相攻。”
其他释义
1.争辩;争吵。
争言造句
1.来;自新农村建设展开以来,就像汉武帝时期“用事者争言水利”一样,各方面人士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锦囊妙计或偏执之词也是纷然杂陈、几乎无限地多。
2.臣等平心论之,自有辽事以来,诓官营私者何算,廷弼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脣敝舌,争言大计。
3.奥巴马淡化中美陷网络战争言论。
4.奥巴马淡化中美陷网络战争言论。(https://www.chazidian.com/zj-387191/造句网)
5.臣等平心论之,自有辽事以来,诓官营私者何算,廷弼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脣敝舌,争言大计。(查字典www。chazidian。com争言造句)
6.《春秋左氏传》曰:启蛰而雩。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迎春、启蛰、宴会、雅集多于此。启蛰争言龙角耸,将雏有待凤毛。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王肃注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启蛰、龙见,皆二月也。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良鼓瑕如积环。曰:“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启蛰而郊,郊而后耕。其《郊问篇》称:“至於启蛰之月,则又祈谷於上帝。
争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