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浮玉山
fú yù shān

【拼音】:fú yù shān

【注音】:ㄈㄨˊㄩˋㄕㄢ

【结构】:浮(左右结构)玉(独体结构)山(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浮玉山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省称“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浮玉山[fúyùshān]⒈亦省称“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
引证解释
⒈亦省称“浮玉”。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引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浮玉,宛与崑閬匹。”原注:“太湖乃仙家浮玉之北常。”⒊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引宋苏轼《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焦山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清王士禛《海门歌》:“中流一岛号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网络解释
浮玉山浮玉山即天目山,古称浮玉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
综合释义
亦省称“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浮玉,宛与崑閬匹。”原注:“太湖乃仙家浮玉之北常。”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宋苏轼《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焦山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清王士禛《海门歌》:“中流一岛号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浮玉山[fúyùshān]
汉语大词典
亦省称“浮玉”。1.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浮玉,宛与昆阆匹。”原注:“太湖乃仙家浮玉之北常。”(2).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宋苏轼《甘露寺弹筝》:“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焦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清王士禛《海门歌》:“中流一岛号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其他释义
1.亦省称'浮玉'。2.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3.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
浮玉山造句
1.天下九州,中乃崇州,又名崇吾大陆,它北起素波海,南靠浮玉山,西接云梦泽,东临潜龙渊,陆地辽阔,河流众多,山川秀美,大陆中央屹立一峰,唤做“昆仑”。
2.(《晚泊》)一生的坎坷在梦中烟消云散,三峡的千峰百嶂使诗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登山观日:“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浮玉山造句
3.(《晚泊》)一生的坎坷在梦中烟消云散,三峡的千峰百嶂使诗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登山观日:“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https://www.chazidian.com/zj-158323/造句]
4.(《晚泊》)一生的坎坷在梦中烟消云散,三峡的千峰百嶂使诗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登山观日:“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58323/造句)网
浮玉山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