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壮布
zhuàng bù

【拼音】:zhuàng bù

【注音】:ㄓㄨㄤˋㄅㄨˋ

【结构】:壮(左右结构)布(半包围结构)

【繁体】:壯布

字义分解
壮布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壮布[zhuàngbù]⒈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
引证解释
⒈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引《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銖,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颜师古注:“布亦钱耳。谓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网络解释
壮布壮布和壮锦就是中国壮族人民所织造的布和锦,载誉古今,队美丽精致见称。古代的壮族,有相当繁盛的纺织业,花色品种也比较繁多,现在知道的还有好几种:在印染方面,有斑布;在麻织方面,有柳布、象布、古布、綀(shū)子:在棉织方面,有壮人布;在丝织方面,有水绸、壮锦。重要的,是斑布、綀子、壮人布和壮锦。这些织物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纺织技术的优点,还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品里,占有一定的地位。
综合释义
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銖,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颜师古注:“布亦钱耳。谓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壮布[zhuàngbù]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
汉语大词典
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铢,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铢,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颜师古注:“布亦钱耳。谓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其他释义
1.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
壮布造句
1.以杵臼为工具舂米是古代南方各族加工粮食的一种普遍方法,在今日壮、布依、高山、黎、苗、傣、仡佬等族中尚有流风余韵可寻。
壮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