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⒈ 跌跌撞撞。例: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勉强下了山坡。——《野叟曝言》英:stumble;磕磕绊绊[kēkēbànbàn]⒈跌跌撞撞。例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勉强下了山坡。——《野叟曝言》英stumble;
基础解释
①形容腿脚不灵便或路不平坦而行走费力。②形容事情不顺利,遇到挫折。
引证解释
⒈ 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而行走费力的样子。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我寻思,道儿不好摸,要不,天亮再说吧。可又一想,不成,不去不放心,就磕磕绊绊地摸去了。”《人民文学》1978年第3期:“这间房子用块能拉来拉去的塑料布一隔为二,后半间摆了张大床,前半间塞满了日用杂物,磕磕绊绊,连走路也难下脚。”⒉ 说话费力的样子。犹言结结巴巴。引: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他父子俩站在台阶底下,嘎子爹磕磕绊绊说了无数好话,又强捺着嘎子爬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大顺红着脸,磕磕绊绊地说:‘我从祖国回来快半年了,这期间也没摊上什么任务。’”⒈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而行走费力的样子。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我寻思,道儿不好摸,要不,天亮再说吧。可又一想,不成,不去不放心,就磕磕绊绊地摸去了。”《人民文学》1978年第3期:“这间房子用块能拉来拉去的塑料布一隔为二,后半间摆了张大床,前半间塞满了日用杂物,磕磕绊绊,连走路也难下脚。”⒉说话费力的样子。犹言结结巴巴。引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他父子俩站在台阶底下,嘎子爹磕磕绊绊说了无数好话,又强捺着嘎子爬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大顺红着脸,磕磕绊绊地说:‘我从祖国回来快半年了,这期间也没摊上什么任务。’”
汉语大词典
(1).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而行走费力的样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我寻思,道儿不好摸,要不,天亮再说吧。可又一想,不成,不去不放心,就磕磕绊绊地摸去了。”《人民文学》1978年第3期:“这间房子用块能拉来拉去的塑料布一隔为二,后半间摆了张大床,前半间塞满了日用杂物,磕磕绊绊,连走路也难下脚。”(2).说话费力的样子。犹言结结巴巴。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他父子俩站在台阶底下,嘎子爹磕磕绊绊说了无数好话,又强捺着嘎子爬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大顺红着脸,磕磕绊绊地说:‘我从祖国回来快半年了,这期间也没摊上什么任务。’”
国语辞典
⒈ 跌跌撞撞。引:《绿野仙踪·第七回》:「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在大小石中乱窜,或爬或走,勉强下了山坡。」⒉ 说话费力的样子。例:如:「弥留之际,他磕磕绊绊的交代了些遗言。」磕磕绊绊[kēkēbànbàn]⒈跌跌撞撞。引《绿野仙踪·第七回》:「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在大小石中乱窜,或爬或走,勉强下了山坡。」⒉说话费力的样子。例如:「弥留之际,他磕磕绊绊的交代了些遗言。」成语解释磕磕绊绊
辞典修订版
跌跌撞撞。《绿野仙踪.第七回》:「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在大小石中乱窜,或爬或走,勉强下了山坡。」说话费力的样子,如:「弥留之际,他磕磕绊绊的交代了些遗言。」
其他释义
跌跌撞撞,指不太顺利。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63回:“不多一时,来到跟前,把那个老者吓得磕磕绊绊地跑了个无踪无影。”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