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置之死地而后生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字义分解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置之死地而后生[zhìzhīsǐdìérhòushēng]⒈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基础解释
原指作战时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死战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做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引证解释
⒈ 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引: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北史·僭伪附庸传·刘武》:“军士去家二千里,后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⒈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引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北史·僭伪附庸传·刘武》:“军士去家二千里,后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网友释义
道家,兵家哲学。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汉语大词典
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北史·僭伪附庸传·刘武》:“军士去家二千里,后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国语辞典
⒈ 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参见「陷之死地而后生」条。引:《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置之死地而后生[zhìzhīsǐdìérhòushēng]⒈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参见「陷之死地而后生」条。引《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成语解释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他释义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典故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径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出处
先秦·孙武《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置之死地而后生造句
1.为了体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更为了展示向地产老大们叫板的勇气。
2.与此同时传统航空公司也在改变成本结构、更换商务模式,试图在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搏斗中置之死地而后生
3.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无奈之举,王树林再笨也猜得出孙耀南是在表演,若是过去王树林会很鄙夷这样的行为,可眼前形格势禁,他也很理解孙耀南。
4.当然,你说中国民营企业也大批关门倒闭,这说明你更不懂现代中国经济了,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5.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更何况他们之间本身就不是生死之斗。
6.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全市上下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变压力为动力,憋着一股劲,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好园林绿化翻身仗。
7.早在三十年代他就认为,古典传统的真正复兴只有在对传统的彻底摧毁走到尽头以后才真正可能,只有首先经历了尼采式最彻底的批判以后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8.艺术家和戏剧家中虽然也不乏善于在商海中的弄潮之人,但总体上说,他们的确比其它行业的人缺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急迫客观条件;更少背水一战的魄力;拿来不出放不下身架、放下架子的勇气;没有练就出摸爬滚打、左右逢源、能上能下地在商海中闯荡的能力。
9.古老的中国,沉睡的民族,被敌人的铁蹄踏倒在地,没有踏碎它,反而把它踏醒了,没有制服它,反而把它激怒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危亡之际,麻木者沉沦,知耻者奋勇,“东亚病夫”。
10.毕竟辽小虎如今处境险恶,球员们都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辽宁队才可能决堤逢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