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相兼
xiāng jiān

【拼音】:xiāng jiān

【注音】:ㄒ一ㄤㄐ一ㄢ

【结构】:相(左右结构)兼(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相兼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互相并吞。2.合并。3.相同。相兼[xiāngjiān]⒈互相并吞。⒉合并。⒊相同。
基础解释
互相并吞。合并。相同。
引证解释
⒈互相并吞。引《史记·李斯列传》:“自秦穆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⒉合并。引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遂与同监院刘巽,出俸钱十緡,又於寻常公用卖故纸钱四五十索,相兼使用。”⒊相同。’谓回也为胥附,赐也为奔走,师也为先后,由也为御侮,其能各不同也。”引《后汉书·王符传》:“故四友虽美,能不相兼。”李贤注:“《尚书大传》:‘孔子曰:“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
网络解释
相兼相兼,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指互相并吞
综合释义
互相并吞。《史记·李斯列传》:“自秦穆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合并。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遂与同监院刘巽,出俸钱十緡,又於寻常公用卖故纸钱四五十索,相兼使用。”相同。《后汉书·王符传》:“故四友虽美,能不相兼。”李贤注:“《尚书大传》:‘孔子曰:“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谓回也为胥附,赐也为奔走,师也为先后,由也为御侮,其能各不同也。”
汉语大词典
(1).互相并吞。《史记·李斯列传》:“自秦穆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2).合并。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遂与同监院刘巽,出俸钱十缗,又于寻常公用卖故纸钱四五十索,相兼使用。”(3).相同。《后汉书·王符传》:“故四友虽美,能不相兼。”李贤注:“《尚书大传》:‘孔子曰:“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谓回也为胥附,赐也为奔走,师也为先后,由也为御侮,其能各不同也。”
相兼造句
1.救他脱离一切苦难,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国的宰相兼管全家。
2.春节饮食无规律,合理搭配要节制;早餐不可省略去,荤素相兼最适宜;春节美宴莫留恋,酒菜七分最康健;亲友欢聚莫贪杯,出行平安是关键。春节快乐!
3.冬天吃牛肉时,最好吃黄牛肉,黄牛肉性温,山药牛肉汤药食相兼,偏重于补气健脾。体倦乏力、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者最适合食用。
4.而丞相兼通百艺,棋艺之高,举国几无抗手,更令末将倾服。
5.高血压与老年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消渴等相兼为病,在中风发病上具有协同作用,从而有更大的危险性。
6.在刻版技法上变化多样,有的精雕细刻,表现入微,有的粗细相兼,适得其妙。
7.长史是丞相的长史,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丞相兼太子少傅庄青翟的人。
8.双方根据需要,实现人员互聘,互相兼职,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9.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10.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儒家养生哲学的真谛。
相兼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