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隅三反
yī yú sān fǎn

【拼音】:yī yú sān fǎn

【繁体】:一隅三反

【拼音】:yī yú sān fǎn

字义分解
一隅三反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一隅三反[yīyúsānfǎn]⒈《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基础解释
隅:角落。能从一方面推知其他方面。指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引证解释
⒈ 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引:《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旧习,一隅三反,逮先师梦奠,得其遗书而尽读之。”清沉起凤《谐铎·垂帘论曲》:“富贵缠绵则用黄鐘,感叹悲戚则用南吕,一隅三反,诸可类推。”⒈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引《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旧习,一隅三反,逮先师梦奠,得其遗书而尽读之。”清沉起凤《谐铎·垂帘论曲》:“富贵缠绵则用黄鐘,感叹悲戚则用南吕,一隅三反,诸可类推。”
汉语大词典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旧习,一隅三反,逮先师梦奠,得其遗书而尽读之。”清沈起凤《谐铎·垂帘论曲》:“富贵缠绵则用黄钟,感叹悲戚则用南吕,一隅三反,诸可类推。”
国语辞典
⒈ 语本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引:《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明·黄梨州〈陈干初先生墓志铭〉:「干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一隅三反[yīyúsānfǎn]⒈语本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引《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明·黄梨州〈陈干初先生墓志铭〉:「干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成语解释一隅三反
辞典修订版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成语词典版
01.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先师深痛末学之支离,见于辞色,乾初括磨旧习,一隅三反。」
其他释义
隅:角落;一隅:一个方面。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出处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隅三反造句
1.在学习上我们要一隅三反,才能触类旁通。
2.学习要一隅三反,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44955/造句】
3.学习要一隅三反,才能真正掌握知识.[www.chazidian.com/zj-144955/造句网]
一隅三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