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应考
yìng kǎo

【拼音】:yìng kǎo

【注音】:一ㄥˋㄎㄠˇ

【词性】:动词。

【结构】:应(半包围结构)考(半包围结构)

【简体】:应考

【繁体】:應考

字义分解
应考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参加考试。应考[yìngkǎo]⒈参加考试。
引证解释
⒈参加考试。引《儒林外史》第十六回:“现今考试在即,叫他报名来应考。”《清史稿·食货志一》:“嘉庆十四年,又以徽州、寧国、池州三府世僕捐监应考,常为地方所訐控。”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他中举之后,还没等进京应考,正赶上康梁变法维新。”
网络解释
应考应考是指参加考试。出处《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综合释义
参加考试。《儒林外史》第十六回:“现今考试在即,叫他报名来应考。”《清史稿·食货志一》:“嘉庆十四年,又以徽州、寧国、池州三府世僕捐监应考,常为地方所訐控。”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他中举之后,还没等进京应考,正赶上康梁变法维新。”应考[yìngkǎo]《儒林外史.第三回》:「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应考[yìngkǎo]参加考试。 【造句】这次模拟考共有二百四十人应考。
汉语大词典
参加考试。《儒林外史》第十六回:“现今考试在即,叫他报名来应考。”《清史稿·食货志一》:“嘉庆十四年,又以徽州、宁国、池州三府世仆捐监应考,常为地方所讦控。”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他中举之后,还没等进京应考,正赶上康梁变法维新。”
国语辞典
应考[yìngkǎo]⒈参加考试。引《儒林外史·第三回》:「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近应试
辞典修订版
参加考试。《儒林外史.第三回》:「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辞典简编版
参加考试。 【造句】这次模拟考共有二百四十人应考。
其他释义
1.参加考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应考造句
1.这两天的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考过一门,就不要再想了,重要的是吃好,喝好,休息好,营造一种良好的应考氛围,祝愿你考试顺利。
2.张丽丽把请人答好的题目来回地背,有时错得令人啼笑皆非,这样食而不化地复习是功课,怎么去应考
3.这些都是开场白必须介绍的。自己多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或者你认为重要的介绍,就可以了,但这些内容一定要和面试及应考职位有关系,必须保证叙述的线索清晰,一个结构混乱。
4.又是一年高考到,一心一意祝福你,二份真心伴你行,三分提醒沉着应考,四份好运陪伴你,五份细心要做到,六六大顺金榜题名。
5.全国高考日来到,莘莘学子斗志高。胸有成竹不焦躁,从从容容来应考。父母亲人多期盼,金榜题名人欢笑。愿你放下压力人轻松,吃好睡香成绩好!
6.但是,我们再考虑传播的便捷性时,是否也应考虑文章的版权易受侵犯问题。
7.求职必看有新招:工作简历莫要间隙,面试回答从容镇定,笔试应考仔细认真,言语交流坦诚求实,不卑不亢保持作风,心中有数定然成功!祝君顺利应聘,迈向辉煌!
8.如有关事项是由发展中国家成员提出的,则应考虑可能采取何种符合情况的进一步行动。
9.她初次出马就顺利通过了律师考核,而与她一道应考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却名落孙山。
10.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以苯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热稳定性及抗硫毒性。
应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