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声家
shēng jiā

【拼音】:shēng jiā

【注音】:ㄕㄥㄐ一ㄚ

【结构】:声(上下结构)家(上下结构)

【繁体】:聲家

字义分解
声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声家[shēngjiā]⒈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
引证解释
⒈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参见“声党”。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业唱歌者,沉亚之目为声家,又曰声党,又曰贡声中禁。”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宋人工词曲者称声家,一曰声党,见《碧鸡漫志》。”
网络解释
声家声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ēngjiā,是指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
综合释义
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业唱歌者,沉亚之目为声家,又曰声党,又曰贡声中禁。”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宋人工词曲者称声家,一曰声党,见《碧鸡漫志》。”参见“声党”。
汉语大词典
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业唱歌者,沈亚之目为声家,又曰声党,又曰贡声中禁。”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宋人工词曲者称声家,一曰声党,见《碧鸡漫志》。”参见“声党”。
其他释义
1.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
声家造句
1.在寒冷的黄昏,不时传来丁丁当当的铃声和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家或跑动或欢笑。
2.岁首喜看金蛇去,耳边犹有马蹄声。声声踏在我心坎,深情厚意伴君欢。暖阳相照爱情甜,春风一缕事业升。红灯高挂心相连,欢畅声声家和睦。恭祝你马年快乐。
3.赛季临近末声,家家都有自己的算盘。
4.陈凤玉身体有些文弱,他家是地主,要名声,主动提出去施粥;张树声家是商人,就提出去修路;武牧无可无不可,那自己就来修葺房屋。
5.男孩子进入发育期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变声,家长留心听听孩子的声音,如果声音听起来突然变得嘶哑、音域狭窄,一改以前的童音特色,就是变音期到了。
6.安东尼:嗯,我的梦想是成为单口相声家
7.她是这里有名的单口相声家
8.而木台上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家族的执事们,端着放着幻兽蛋的木盘托子,走到台前,放在长老们的面前,由他们赐予少年们幻兽。
9.6月10日下午3时许,武夷山市九曲溪上游老换排处传来阵阵的小孩哭喊声,家住河对岸边的祝仁财夫妇听到呼喊声后,立即跑出家门,直奔河岸。
10.奇声家庭影院八成新价格:350元。
声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