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仲尼
zhòng ní

【拼音】:zhòng ní

【注音】:ㄓㄨㄥˋㄋ一ˊ

【结构】:仲(左右结构)尼(半包围结构)

【简体】:仲尼

【繁体】:仲尼

字义分解
仲尼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仲尼[zhòngní]⒈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基础解释
孔子的字。
引证解释
⒈ 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引:《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叙帝王之书。”明顾绛《述古》诗:“仲尼贵多闻,汉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⒈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引《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叙帝王之书。”明顾绛《述古》诗:“仲尼贵多闻,汉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
综合释义
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叙帝王之书。”明顾绛《述古》诗:“仲尼贵多闻,汉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
国语辞典
⒈ 孔子字仲尼。参见「孔子」条。仲尼[zhòngní]⒈孔子字仲尼。参见「孔子」条。英语courtesynameforConfucius孔夫子[Kong3fu1zi3]法语Confucius
辞典修订版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字仲尼。参见「孔子」条。
其他释义
1.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仲尼造句
1.昔仲尼列国之大夫耳,兴礼修学于洙、泗之间,四方髦俊,斐然向风,受业身通者七十余人。
2.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有颜回、骞、雍侍。
3.仲尼祖述尧舜,夫伊尹之乐,促尼之祖述,其与知闻知者抑有同异欤?请究其说。
4.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5.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6.昔仲尼之淑圣兮,竟隘穷乎蔡陈。
7.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
8.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
9.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10.浅释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
仲尼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