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儇浅
xuān qiǎn

【拼音】:xuān qiǎn

【注音】:ㄒㄨㄢㄑ一ㄢˇ

【结构】:儇(左右结构)浅(左右结构)

【繁体】:儇淺

字义分解
儇浅的解释
词语解释
轻巧浅薄。儇浅[xuānqiǎn]⒈轻巧浅薄。
引证解释
⒈轻巧浅薄。引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及陵与武书,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宋陈亮《传注》:“当汉唐之盛时,学者皆重厚质实,而不为浮躁儇浅之行,彼其源流有自来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樊绍述文》:“按绍述文甚多,鲜有传,是篇独为好事者蓄示诡异,折儇浅以资笑,甚矣人情之好奇也。”
网络解释
儇浅轻巧浅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及陵与武书,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
综合释义
轻巧浅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及陵与武书,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宋陈亮《传注》:“当汉唐之盛时,学者皆重厚质实,而不为浮躁儇浅之行,彼其源流有自来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樊绍述文》:“按绍述文甚多,鲜有传,是篇独为好事者蓄示诡异,折儇浅以资笑,甚矣人情之好奇也。”
网友释义
轻巧浅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及陵与武书,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当汉唐之盛时,学者皆重厚质实,而不为浮躁儇浅之行,彼其源流有自来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樊绍述文》:“按绍述文甚多,鲜有传,是篇独为好事者蓄示诡异,折儇浅以资笑,甚矣人情之好奇也。”
汉语大词典
轻巧浅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及陵与武书,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宋陈亮《传注》:“当汉唐之盛时,学者皆重厚质实,而不为浮躁儇浅之行,彼其源流有自来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论文·樊绍述文》:“按绍述文甚多,鲜有传,是篇独为好事者蓄示诡异,折儇浅以资笑,甚矣人情之好奇也。”
其他释义
1.轻巧浅薄。
儇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