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ú lóng zhī jì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屠龍之伎
【注音】: ㄊㄨˊ ㄌㄨㄥˊ ㄓ ㄐ一ˋ
【简拼】: TLZJ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宰杀(牲畜):~宰。
2.屠杀:~城(攻破城池后屠杀城中的居民)。
3.姓。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 技巧,才能:伎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伎俩(liāng )。
2.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 qí ]1. 〔伎伎〕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伎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