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无征不信
wú zhēng bù xìn

【拼音】: wú zhēng bù xìn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無征不信

【注音】:  ㄨˊ ㄓㄥ ㄅㄨˋ ㄒ一ㄣˋ

【简拼】:  WZBX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无征不信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所谓夏礼、殷礼都已文献无征。“无征不信”,故他所重视的是“郁郁乎文哉”的周礼。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二》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史语所“无征不信,实证求真”的精神,在其历史文物陈列馆中随处可见。
2、实证主义史学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史学“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的考证原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提倡的进化史观。
3、原则就是,“无征不信”,“孤证不足为据”。
4、作者坚持“历史是实证科学,无征不信”的信条,通过史料梳理,得出蒋多数时候能取抗日积极态度的结论。
5、胡适本人主要是做历史的、文献的、文本的研究,所用的实证的方法,就是“有证据的”、“根据证据的探讨”,也即无征不信(《胡适的自传》)。
6、根据孔子的教导之一,就是无征不信,“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也就是不凭造作,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7、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8、胡适本人主要是做历史的、文献的、文本的研究,所用的实证的方法,就是“有证据的”、“根据证据的探讨”,也即无征不信(《胡适的自传》)。(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9、原则就是,“无征不信”,“孤证不足为据”。(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10、所谓夏礼、殷礼都已文献无征。“无征不信”,故他所重视的是“郁郁乎文哉”的周礼。◎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二》
成语翻译
英语:not credible unless supported by evidence
无征不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