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àn tú suǒ j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按圖索驥
【注音】: ㄢˋ ㄊㄨˊ ㄙㄨㄛˇ ㄐ一ˋ
【简拼】: ATSJ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索;不能读作“sù”;骥;不能读作“yì”。
【辩形】: 索;不能写作“素”;骥;不能写作“冀”。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动)(用手或指头)压
(2)(动)压住;搁下:~下。
(3)(动)抑制:~捺住心头怒火。
(4)(动)用手压住不动:~住。
(5)(介)依照。
(6)(动)〈书〉考查;核对。
(7)(动)(编者、作者等)加按语:编者~|~时|~脉|~期|~语|~需分配。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
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绳~。麻~。绞~。铁~桥。
2.姓。
3.搜寻;寻找:搜~。遍~不得。
4.要;取:~取。~还。~价。
5.孤单:离群~居。
6.寂寞;没有意味:~然。
(1)〈书〉
(2)(名)好马。
(3)(形)比喻贤能。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