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夜归鹿门歌

夜归鹿门歌

shān zhōng míng zhòu hūn
liáng tóu zhēng xuān
rén suí shā xiàng jiāng cūn
chéng zhōu guī 鹿 mén
鹿 mén yuè zhào kāi yān shù
dào páng gōng yǐn chǔ
yán fēi sōng jìng cháng liáo
wéi yǒu yōu rén lái
诗人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收录作品:456首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夜归鹿门歌赏析
夜归鹿门歌翻译
夜归鹿门歌译文及注释
古诗简介
【注释】:

渔梁:地名,在河北省襄阳东。鹿门: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简析】:

先写渡口的喧闹,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

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

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

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

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returning at night to lumen mountain

a bell in the mountain-temple sounds the coming of night.

i hear people at the fishing-town stumble aboard the ferry,

while others follow the sand-bank to their homes along the river.

...i also take a boat and am bound for lumen mountain --

and soon the lumen moonlight is piercing misty trees.

i have come, before i know it, upon an ancient hermitage,

the thatch door, the piney path, the solitude, the quiet,

where a hermit lives and moves, never needing a companion.

夜归鹿门歌赏析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翻译
【注释】:
渔梁:地名,在河北省襄阳东。鹿门: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庞公: 庞德公、东汉隐士。


【简析】:
先写渡口的喧闹,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
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
表明诗人的 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
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
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returningatnighttolumenmountain

abellinthemountain-templesoundsthecomingofnight.
ihearpeopleatthefishing-townstumbleaboardtheferry,
whileothersfollowthesand-banktotheirhomesalongtheriver.
...ialsotakeaboatandamboundforlumenmountain--
andsoonthelumenmoonlightispiercingmistytrees.
ihavecome,beforeiknowit,uponanancienthermitage,
thethatchdoor,thepineypath,thesolitude,thequiet,
whereahermitlivesandmoves,neverneedingacompanion.
夜归鹿门歌译文及注释

注释
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三十里。孟浩然曾长期在此隐居。
渔梁:沙洲名,在鹿门山的沔水中。
喧:喧哗声。
开烟树:指鹿门山上的树被暮色笼罩,看不分明,在月光照耀下重新显现出来。
庞公:即庞德公,汉代末年的隐士。
岩扉松径:指岩壁当门,松林夹路。
幽人:隐者,这是指诗人自己。

孟浩然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