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咏贫士·安贫守贱者

咏贫士·安贫守贱者

ān pín shǒu jiàn zhě
yǒu qián lóu
hǎo jué róng
hòu kuì chóu
dàn shòu 寿 mìng jìn
réng zhōu
zhī
fēi dào yōu
cóng lái jiāng qiān zǎi
wèi jiàn chóu
zhāo rén shēng
qiú
诗人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收录作品:304首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查看更多 >>
咏贫士·安贫守贱者翻译
咏贫士·安贫守贱者翻译
[注释]
(1)这首诗咏赞古代贫士黔娄,借以表现诗人安贫守道的节操。
(2)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齐、鲁的国君请他出来做官,他总不肯。家中甚贫,死时衾不蔽体。他的妻子和他一样“乐贫行道”。见 刘向 《列女传)、皇甫谧《高士传)。
(3)好爵:指高官。不萦:不系恋于心。厚馈(huì愧):丰厚的馈赠。不酬:不理睬、不接受。酬,应对。(高士传)说:黔娄“修身清洁,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欲以为相,辞不受。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
(4)蔽服仍不周:破衣被盖不住尸身。《列女传·黔娄妻传》:黔娄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塈席槁,组袍不表。覆以布被,手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
(5)极:指穷困到了极点。非道故无忧:与道无关的事情是不值得忧虑的。此句化用《 论语 ·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句意,谓不为贫穷而忧虑。
(6)从来:从此以后,指自黔娄死后。复:再。斯俦(chóu愁):这类人物。俦,类。
(7)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这两句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表示安贫守道的决心至死不渝。
[译文]
安于贫贱守道者,自古黔娄为典范。
其心不恋高官位,丰厚赠金他不羡。
一旦命终离世间,破衣难把身遮全。
哪能不晓极贫寒?与道无关不忧烦。
从那以来近千载,世间不再有高贤。
早晨能与道同生,晚上即亡无所憾。
陶渊明其他诗词
魏晋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